非公党建花锦簇 “两个覆盖”结硕果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1月12日 A3 版)

  新时代,党的建设踏上新征程。做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以此为着力点和突破点,出实招、抓实干,采取“四个四”模式建党管党、固本培基,力促非公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延伸、不留死角。

四个制度 党组织运行“四梁八柱”
  建立专职工作制度。江阳区非公经济党委成立后,配备专职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负责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江阳区建有非公企业党委8个;单独建非公企业党总支3个、党支部142个,联合建非公企业党支部18个;依托个私协会建非公党支部10个。
  建立联系帮扶制度。江阳区建立区领导“五个一”联系帮扶制度,即联系1家非公企业、1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1名骨干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年落实10万元帮扶资金,赢得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建立指导考核制度。该区建立镇街和区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站,制定目标考核办法,明确职责,下发任务清单,年终兑现奖惩。
  建立党群互带制度。该区通过“党建+团建”“党建+妇建”“党建+工建”“党建+科技、科协”等方式,实行人才共享、资源共享、阵地共享。

四法联建 党建发展四通八达
  部门挂靠建。江阳区将只有个别党员的企业挂靠主管部门,组建联合党组织,待具备单独组建条件时再独立组建。
  产业牵手建。对不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江阳区采取相同产业、相关行业横向牵手的方式,组成行业联合支部。
  村企结对建。江阳区把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和所在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将企业党员纳入村党组织管理。
  选派过渡建。对有个别党员的企业,江阳区组建过渡性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企业中担任支部书记。

四个统一 党建提速亮点纷呈
  管理台账规范统一。江阳区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要求,完善台账,对企业经营运行情况、职工队伍情况、党员队伍情况等进行动态了解,着力强化管理。
  规章制度规范统一。江阳区指导各镇街、园区建立完善非公党建工作制度,要求制度上墙、党务公开。
  阵地建设标准统一。江阳区开展标准化建设,以佳乐世纪城为中心,打造泸州首个商圈党委。目前,佳乐商圈已集聚各类党组织30余个,覆盖商铺、楼宇、企业,初步实现两个全覆盖。
  经费保障补助统一。江阳区出台经费补助和保障办法,对党费区管部分全额返还。企业不超过年度职工工资总额1%作为党建经费的,可专项列支;对企业党委和示范点的党组织、书记补助金额,党支部、支部书记补助金额等均统一标准、列明数额。

四践创优 党建成效硕果累累
  开展主题实践。在江阳区非公经济党委组织的“党旗飘扬·先锋引领”“党旗飘扬献礼十九大”等多项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区非公企业及党员积极参与,有效增强了广大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江阳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参加关爱革命老区困难儿童慰问活动,捐款捐物价值达两万元。
  开展人才培养实践。江阳区以“三培养两推荐”活动为载体,实现“党员人才化”和“人才党员化”目标,目前已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团队、党员示范单位各1个。
  开展示范引领实践。江阳区非公经济党委强化评先树优,在全区非公经济领域的广大党员中掀起争当先锋的高潮。城坤集团张伟、四川自力公司李昌林被泸州市委评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南街非公党建指导站以及刘波等9名党员被评为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

□宋 航 张修宁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