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 走向辉煌

——山西省长治市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百日攻坚”行动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1月12日 A3 版)

  2017年7月7日,山西省长治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对行动进行了周密部署,从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基础保障、强化督查指导、强化宣传教育四个方面对抓好“百日攻坚”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至此,长治市拉开了为期3个多月的“百日攻坚”大幕。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新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053个,总数达2223个,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由2016年年底的34.7%提高到85.2%,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由2016年年底的20.8%提高到77.3%。全市选派党建指导员1600余名,全市无党员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摸清底数找难点 绘出攻坚“作战图”
  长期以来,摸清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底数,让广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始终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
  攻坚战一打响,长治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7月,骄阳似火。为啃下排查摸底的“硬骨头”,全市上下层层整合力量,形成了党工委书记重点抓,相关党委书记牵头抓,街道社区具体抓,工商、民政等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城区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全市占比很大,排查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对此,工商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派驻街道社区,对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人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查。
  排查中的困难随时发生,尤其是非公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地址难找、业主联系不通、相关负责人不予配合等问题。于是,工作人员耐着性子往返于大街小巷,磨破嘴皮反复做思想工作,详细了解党员职工情况,每排查一户企业,都要签订党建工作意向书。
  经过3个多月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起底,大量流动创业、长期失联、分散各处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被逐一找到;对纳入攻坚对象的4238家非公企业和1226个社会组织按“一企一策”“一社一策”方式列出了党组织组建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百日攻坚”“作战图”将突破点指向了党组织集中组建。

着力破解“老大难” 打通组建关节点
  让广大党员亮明身份、表明意愿,才能为组建党组织打下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从百万就业大军中把散落在各个角落、各个岗位的党员找回“家”,犹如大海捞针。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努力捕捉每一条有用的信息,通过发公开信、寄征询函、送联系卡等方式,让党员亮明身份。
  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党组织组建工作并不难,难就难在联合党组织组建上。通过认真研究政策,长治市对党员不足3名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按照“数量适度、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方便管理”的原则组建联合党组织,严格明确联合的企业或社会组织不得超过5个。对集中在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务楼宇等区域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推行区域联建。对行业特征明显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依托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商会,推行行业统建。对偏远地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或其他组织,推行挂靠组建;对只有2名党员又有必要组建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派员帮建,先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一定期限内担任书记,待条件成熟后再重新进行选举。
  各县(市区)准确把握“百日攻坚”行动要求,积极组建党组织。城区针对零散企业多、商圈楼宇多的特点,组建商务楼宇党组织、行业系统党组织、商圈街巷党组织。
  克服重重困难,全市1053个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期盼中诞生。

强化保障“硬支撑” 巩固提升促长效
  开展这场“百日攻坚”行动,不仅要啃下组建的“硬骨头”,还要强化保障的“硬支撑”,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这样才能使行动取得的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在“百日攻坚”行动中,长治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及时将任务清单、指导意见传递给各级党组织,使这项工作成为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落实。各部门、各单位从“一把手”做起,层层落实责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理顺领导体制,“有人干事”,是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长治市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市县两级工商成立了非公党建科(股)和社会组织党建科(股),并依托科(股)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委(总支)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总支),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联合党总支,快速建立阵地、配备人员、明确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沟通顺畅、衔接有序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领导体制。
  强化经费保障,“有钱办事”,是“百日攻坚”的一大成果。通过反复酝酿,长治市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有力推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落实。
  对新组建的党组织,各级党组织不遗余力抓规范,要求每个党组织建立健全“四账两簿”,即党组织成立台账、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员台账、党组织活动台账、群团组织台账,党员流入流出登记簿、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账簿,全程记录党组织和党员活动轨迹。
  在各项制度推进下,全市非公领域党组织的工作步伐逐步加快。事实证明,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山西振东集团党委结合企业特点,动员广大党员岗位建功立业,比销售业绩、比科研成果、比生产质量、比管理创新,涌现出一大批激情干事、认真干事、用心干事、创新干事的优秀党员。面对党建的丰硕成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对党委书记董迷柱竖起了大拇指。
  正是这种看得见的力量和实绩,使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党建工作从“要企业抓”变为“企业要抓”的自觉行动,党建之花正在上党大地愈开愈艳、硕果累累。

□王晶晶 李 岗 武耀军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