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茶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2月03日 A4 版)

  □

  1997年到2000年,我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工商局慈化工商所工作。
  镇上有一位老年人,都叫她曾老婆子,她隔不了多久就为两元钱的消费纠纷来工商所。曾老婆子60多岁,嗓门大、语速快,经常在消费纠纷调解室里和被投诉人大声理论,只要她不满意,任谁劝都停不下来。大家对她“敬而远之”,每次她来,属于消费纠纷就耐心细致调解;属于“无理取闹”的,也不多说话。
  消费金额不大,又从不要额外赔偿,曾老婆子到底为了啥?有一天,我带着探个究竟的心理,与曾老婆子单独闲聊。原来,她的老伴儿几年前就去世了,孩子外出打工,平时家里就她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想找个说话的人都难。说着说着,曾老婆子忽然不好意思起来:“你们所里人多热闹,我觉得买的东西不好就想请你们主持个公道。我脾气不好,平日里没少给你们添麻烦。”
  听完她的话,我的心像被什么扎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现在农村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有多少人像曾老婆子一样,过着形单影只的老年生活?我突然明白,那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的几元钱的消费纠纷,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更明白了他们渴望被人关注、关心的心情。
  我和同事们说起这件事情,大家都有所触动。我们商量了一下,在所里办照服务大厅里设立老人专用区,准备了坐椅和茶水,同时安排固定窗口专门为老年消费者服务。这项措施出来之后,来所里处理消费纠纷的老人们不再急躁易怒。曾老婆子喜欢来服务大厅里坐着,看到熟悉的人就一起喝茶,聊聊家长里短,说说消费趣事。碰到一些消费纠纷调解难题,有多次投诉经验的曾老婆子还主动上前当起解说员,为我们帮了不少忙。
  茶淡无紧要,水暖有乡情。没想到,小小的一杯乡亲茶,给我们的工作解决了不少难题。其实,乡亲们真正看重的不是那一两杯茶水,而是我们打心眼儿里对他们的关爱。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 周常青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