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心相悦” 从冬走到春
——四川省遂宁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采访记

一
加徐海洋的微信后,记者发现,他的微信名挺有意思,叫“A盛海食品观音素麻花”。
此名颇有来历。四川省遂宁市素有“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美誉,观音菩萨也就成了遂宁的一张城市名片,同时也被徐海洋“请”进了他的微信名。盛海食品是徐海洋所办企业的名称,素麻花则是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
2月12日记者在遂宁见到徐海洋时,得知他同时担任遂宁市“遂宁鲜”农业公用品牌发展协会秘书长。此时,他正在下一盘“大棋”——由协会出面申请注册的集体商标遂宁鲜已经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正处于公示阶段。另外,他所在的“遂宁鲜”农产品行业,正在参加遂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
“‘遂宁鲜’农产品行业的创建工作做得不错,你可以多看看。”在遂宁采访期间,遂宁市工商局消保科陈科长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来到徐海洋的店里,发现墙上有多家协会成员单位的宣传灯箱,还有一块“先进集体”牌匾。此牌匾旁边,是一块由遂宁市工商局制发的“电商平台消费维权服务站”牌匾。
徐海洋告诉记者,目前,“遂宁鲜”行业协会已建成“遂宁鲜”PC端官方一级平台商城、手机APP、微商城、公众号、小程序、淘宝等线上平台,消费者随时可在电脑、手机上下单购买“遂宁鲜”行业协会各成员单位的产品。同时,为了及时掌握协会成员单位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情况,协会在线上设置了“遂宁鲜”电商维权服务站,开通“绿色遂宁·放心舒心消费”信息化平台“一码通”,在“遂宁鲜”官方商城首页设立网络消费维权服务站投诉电话。
“在工商局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还设立了消费维权远程视频调解室。如果出现消费纠纷,协会将先组织企业、消费者进行和解。如果确实是产品质量问题,协会将实施先行赔付,然后再找企业具体解决。如果消费者仍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组织消费者、企业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进行调解,及时化解消费纠纷,努力做到消费纠纷不出企业、门店,不出城区及时解决。”徐海洋说。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投诉,协会与省农安中心信息化平台合作,使“遂宁鲜”产品尽量做到“一品一码”。这样,消费者购买“遂宁鲜”产品,只要直接拿手机扫一扫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商品来自哪个基地、由谁管理、施了哪些肥,这样消费者才可以买得放心、吃得舒心。
“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质量溯源平台的功能,力争在2018年上半年全部实现在线视频查看功能,让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通过视频看到自己购买的‘遂宁鲜’产品的生长状况、产地的环境及管理情况。”徐海洋信心满满地说。
二
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是遂宁市正在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
2016年年初,四川省工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借鉴江苏省苏州市创建“放心消费城市”工作经验后更进一步,提出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的主张。“放心”主要指商品质量安全可靠,体现的是商品的客观属性;“舒心”主要指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的体验。“放心舒心消费”的内涵,就是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过程的舒心体验度,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3月,四川省在推进此项工作时,选择了3个试点城市,除了成都和乐山外,就是遂宁。
成都是省会城市,乐山是旅游城市,选择此两地开展试点工作可以理解。那么,遂宁靠的是什么呢?
遂宁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办副主任、市工商局副局长李玲的一席话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她说:“作为创建工作总牵头部门,我们深刻领会省创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关于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遂宁‘绿色发展’的实际,紧扣‘放心、舒心’两大主题做文章,确立了‘绿色消费、放心舒心在遂宁’的创建总体目标和‘两个有效保障’(商品及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五个提高’(提高消费环境安全度、产品和服务绿色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消费过程舒心度)的具体目标。”
采访中,李玲告诉记者,为了扎实推进试点工作,遂宁市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政府办实事项目、地方财政预算、全市诚信体系建设和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中明确了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了“13526”创建机制。遂宁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工商局设立了创建办,配备了2名专职人员。目前,全市初步构建了市政府主导引领,市监察局、市效能办、市目标落实督导室3个部门跟踪督导,市委宣传部以及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5个部门集中推进,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等26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13526”创建模式。二是详细编制了创建总体规划。从制定全市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入手,根据各部门“三定”方案认真梳理与创建工作有关的职责任务,确定了全市创建工作总体目标和五年创建规划。2016年7月,《遂宁市创建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工作方案》出台。
于是,“遂宁鲜”农产品行业、快递行业、保险行业、出租汽车行业的众多企业被纳入创建工作中。同时,示范街区、示范窗口、示范企业、示范景区、示范市场(商超)的创建工作也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
三
有了目标,有了方案,做了大量试点工作,成效如何呢?这就需要进行测评。
记者在遂宁采访时了解到,《遂宁市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测评体系》刚刚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遂宁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建立“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地级市。该测评体系由遂宁市创建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研究建立。
据悉,《遂宁市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测评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方式,从领导重视程度、消费环境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消费维权共治、创建工作评定、消费者满意度、绿色消费与环保、经济发展水平共计8个方面来综合测评各县(区)、园区及市直创建部门(单位)创建目标实现的情况。测评采用千分制,由第三方机构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独立进行、综合评定。测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测评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
2月11日上午,记者到达遂宁时,碰巧西部民生研究院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就测评体系的个别指标设计与遂宁市工商局、统计局的同志进一步讨论。记者旁听了会议。
“开展问卷调查,若外地消费者对遂宁市提供的工业品质量的满意度得分低于70分,则扣10分;若高于80分,则不扣分。若满意度得分高于70分、低于80分,则按照满意度比例换算计分。”
以上是测评体系中一处关于打分小项规则的表述。为了使测评体系更科学、更符合实际,与会人员热烈地讨论着。
民生研究院工作小组负责人叶祥凤告诉记者,测评团队包括综合协调组、材料审核组、实地考察组、问卷调查组和舆情工作组。每个小组均由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专家和第三方调查机构人员共同组成。“为了在春节后顺利铺开测评工作,在春节前我们要把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好。”叶祥凤说。
3月12日,记者了解到,测评工作将在“3·15”之后全面铺开。
“放心”与“舒心”,既是一座城市良好消费环境创建工作高水平的体现,也是市民过日子、“买买买”期盼的理想状态。如果做到了“两心相悦”,消费者看到的就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本报记者 喻山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