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瑶乡经济强筋壮骨
——广西富川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瞥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以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为抓手,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强化优质服务,搭建发展平台,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通过采取有力举措,富川县有742家非公企业注册了“非公e家亲”服务平台。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市场主体累计10219户,比上年增长30.95%,其中内资企业235户,私营企业21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10户,个体工商户7448户。2017年新发展市场主体2398户,比上年增长32.34%。
为了落实国家、自治区、贺州市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该县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引导、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社区平台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帮扶服务,激发了大众的创业热情。
“几年来,我公司成立之初资金仅为50万元,经过发展,到现在资金已达400万元,拥有1100亩水果出口种植基地,年加工销售能力达到4万吨。这得益于县工商部门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给企业落实国家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以及给予企业补助、协调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面对笔者的采访,总经理陈文富激动地说。
陈文富说的公司就是富隆果业有限公司。富隆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地处新湾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6666平方米,当时注册资金仅为50万元,是一家集水果种植、农资配送、水果加工、冷藏保鲜、市场流通和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资源型农业生产企业。
近年来,富隆果业有限公司在县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先后获得贺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广西扶贫龙头企业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富川县特色农业种植、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大繁荣大发展,成为富川扶持壮大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龙头企业。
该县着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发展。通过全面贯彻实施自治区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用地、融资、技术等各方面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体最大的支持:将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设在县城工业集中区内,引进了杨氏、富隆、富兴、尚林、金满楼、源富、金山、盛鸿等20余家果蔬公司,为做大该县水果(脐橙)、蔬菜产业,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市场打不开,企业的步子就迈不开。该县充分利用成为全国580个蔬菜大县之一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通过电话订单、网上订单等多种形式开拓市场,成为泛珠三角地区和港澳“菜篮子”蔬菜市场,水果也远销东南亚国家。
针对小微企业现状,该县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如今,富川已搭建集政策、融资、电子商务、培训、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特别是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和“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营、全程服务”的模式,组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联合金融等部门共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超市式”融资服务;与相关部门搭建企业信息网络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培训、法律维权、市场开拓、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服务。
□陈献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