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助农 商标富农 红盾护农

广西积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6月05日 A1 版)

  □

  本报讯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部门把服务“三农”作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立足职能,通过“服务助农”“商标富农”“红盾护农”方式,初步建立起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为促进全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据统计,2017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69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在全国排名第四。
  “服务助农”,大力扶持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广西工商部门立足职能、因势利导,鼓励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全力服务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提质增量。积极推行五项机制,即典型示范机制、品牌兴社机制、合同帮社机制、维权护社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办社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联合组织部门开展“双培双促”活动,将培育农村优秀经纪人与发展农村党员队伍有机结合。到2017年底,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45万户,成员总数37.58万人,出资总额678.66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81.46 %、223.24%和441.37 %。
  “商标富农”,加大农产品商标培育力度。广西工商部门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的工作部署,推动各地市加强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农产品商标特别是地理标志商标发展规划,明确商标品牌培育目标、区域布局、发展定位和目标市场,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农产品商标品牌体系,引导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全区已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件,仅2017年就新增5件,打造了“横县茉莉花”“百色芒果”等蜚声国内外的农产品金字招牌。目前,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27.26万亩,产量57.30万吨,产值32.0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百色芒果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后,辐射带动265个贫困村,累计有32万人依靠种植芒果摘掉了贫困帽子。
  “红盾护农”,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广西工商部门紧密结合农时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红盾护农”工作,认真分析、梳理农资市场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每年围绕重点农时,开展“春耕、夏种、秋播”农资打假专项行动。2013年以来,全区各级工商部门共查处农资案件10329件,罚没3551.29万元;解决农资消费纠纷282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967.15万元,有效保护了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了农业生产秩序。

□车亚焕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