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那座山

——记贵州省铜仁市工商局青年干部代表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6月05日 A1 版)

  题记
   贵州铜仁有一座梵净山,最高峰海拔2572米。这是一片原始洪荒,步步成景。
  如果把事业比作一座山,对他们来说,向上攀登是快乐的,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是快乐的。
  他们大多三十岁出头,在单位里被称作中流砥柱。他们进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最短五年,最长十年,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工商情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执着,努力工作,热爱生活。

一个不轻易说“不”的人
  杨静是一个不轻易说“不”的人。对他来说,有什么工作是不能做的呢?只要肯学,全都能干。并非盲目自信,他的人生几乎就是这么过来的。
  原本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杨静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大学毕业后,工科出身的杨静在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做了两年半技术员,“六七个人的工作一起干,没日没夜地干”,辞职时他已经是中层领导,收入不菲。
  “最差也要在贵阳吧。”杨静没想到,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老家铜仁。报考公务员时,杨静还剩一个月时间复习,那时他还没有辞掉重庆的工作。“每天凌晨工作完,花一个小时准备行测,申论在考试当天理了理题型。”成绩出来,杨静领先第二名近20分。
  2012年底回到铜仁,杨静成为铜仁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窗口的一员,但他什么业务也不懂,这迫使他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业务技能。他的秘诀是:整理档案。“整理完满屋的市场主体登记资料,什么都懂了。”杨静说。
  一年半以后,驻村扶贫工作任务下来,杨静被派往德江县煎茶镇龙盘村,那里物资匮乏、人心涣散。杨静喜欢和群众打交道,他喜欢那种帮到别人的快感。“如果再有扶贫工作,我还愿意去做。”
  杨静至今清楚地记得龙盘村有961户农户,他到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他们聊天。“每一户的情况都记了三四页纸。”他靠这几百万字的材料协助村委开展贫困户认定工作,任谁都不敢不服气。自此,杨静在村务活动中有了话语权。
  村民觉得光明在望,一想到致富点子就来找杨静商量,不论白天黑夜。
  时间永远过得飞快,真正能记住的事情却少之又少。对杨静来说,离开龙盘村的最后一天他印象深刻。那天,他带走了几块沾满泥土的红薯,也带走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在铜仁市工商局,干部职工年龄结构很特别,几乎只有45岁以上和35岁以下的人,中间出现断层。杨静今年31岁,是办公室副主任。
  在新人眼中,杨静“很厉害”,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曾根据帮扶企业的设想,一个人做出自动分离米汤的蒸笼型电饭煲,并获得两项专利。
  其实,杨静并非很乐意去做这件事,他只是不愿意轻易说“不”,并且“不想给工商局丢脸”。而一个完美主义者,只要接手了工作,就必然高质量完成。杨静受不了工作没做完带来的焦虑感,他曾经因此失眠,“还不如起来干活儿”。 (下转2版)
(上接1版)
  工作之余,杨静最喜欢带着儿子上山玩。他说的山是老家村后的山,这是他小时候常去的地方,“爬树、摘野果、抓蛇,什么都干”。每每回忆起关于这座山的过往,杨静总是显得很兴奋。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与杨静同岁的颜岚,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女孩。
  从上学到参加工作,颜岚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2007年,颜岚参加高考,以602分的总成绩成为吉林财经大学当年录取的分数最高文科生。大学毕业那年,她同时考上了研究生、银行职员和公务员。“想离父母近一点”,于是,颜岚选择到铜仁市工商局报到。
  颜岚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作为全局第一个主持工作的女性副科长,颜岚被委以重任。从进工商局开始,她就一直在注册科。注册科负责研究拟订工商登记注册及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指导实施。这意味着,颜岚必须对工商法律法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对一个新手来说,这不是件简单的事。
  所幸,颜岚有一位好老师。“方局长是我的分管领导,他常鼓励我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回答他‘奋斗的人生最青春’。”他们偶尔开开玩笑,但讲到工作时表情会立刻严肃起来。颜岚总是以方局长为榜样,谈到方局长每天坚持晨读,学习笔记做得出彩曾被人“偷走”,颜岚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颜岚很想表达自己的时候,会反复地说“真的”。比如,“方局长真的真的很厉害”“我真的真的还有很多要学”。现在,颜岚的学习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已经形成自己的法律思维,接群众的咨询电话,可以做到对答如流。
  有一次,颜岚接到一名企业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对方显然正在气头上,说“你们工商的人全是法盲”。颜岚其实很生气,自己研究了这么多年法律,还是法盲?“他其实只是想更换法定代表人,但手续不齐。”颜岚现在再回想那个“想要炸掉工商局”的人,只是轻轻地笑。她懂得,依法办事,理解他人,矛盾便能轻松化解。
  身材娇小、长相甜美的颜岚,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像过了30岁的人。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宣讲活动时,学生们都爱叫她“姐姐”。她热情、开朗,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学生们加微信好友的请求,“这些孩子很有想法,就是需要鼓励,要有人帮他们一把”。
  家庭给了颜岚很多宽容,她和先生还没有孩子,先生主动为她忙碌的工作做出让步,包揽了大多数家务活儿,在她睡觉休息时从不打扰。然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在工作中一直如鱼得水,颜岚也不例外。毫无疑问,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更希望快乐地工作。她在思考工作的意义,乃至人生的意义。她开始听复旦大学教师陈果的幸福哲学课,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要学会向内看自己。”颜岚说,“跟别人比较得失是比较不完的,自己要去思考什么该做,做什么能得到进步,然后尽力去做。”成长之于她,是懂得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工作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刘宏军是颜岚多年的同事,他俩同一批考入铜仁市工商局,现在都是公认的业务能手。
  刘宏军现任法规科副科长,评审案件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他的工作能力积累于此前三年在经检支队的办案经历。刘宏军把办案比喻为“一场矛盾的化解”,坚持与检查对象平等沟通,这样办起案子来会相对容易一些。
  5个月前,儿子的降生给刘宏军带来极大的喜悦。他每天下班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家哄娃娃”。他怕真如妻子所言,儿子长大后叫他“叔叔”。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他将工作看淡,而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在儿子这个话题上,刘宏军和凌光群是有话可聊的。俩人是好哥儿们,经常一起打球。自从刘宏军有了儿子之后,凌光群便落了单。而就在几天前,凌光群的妻子也生了个大胖小子。“希望儿子以后能跟我一起打球,做对‘父子兵’。”
  比起打球,凌光群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摄影。说来巧合,正是因为这个爱好,他才有机会来到铜仁市工商局。
  凌光群最初供职于电子产品销售公司,从维修岗转至销售岗后,他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从此迷上了摄影。为了“多赚点钱”,他创业开办了一家广告策划公司,掌握了图片和视频编辑技巧。直到考入松桃县工商部门,他依然坚持拍照做视频。一次偶然的机会,凌光群应邀为铜仁市工商局制作一部年度考核专题片,这让他一下出了名,随后被调入市工商局。
  工作时的凌光群常常能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刚来市工商局时,他在办公室工作,常常会碰到一些来推销物品的学生。如果不买,他不会急着推辞对方,反而认真地解释为什么不买对方的东西,还给学生讲起自己过去积累的销售经验:“第一,找对顾客群,卖给需要的人;第二,卖东西,但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
  凌光群是一名党员,他坚信共产主义终会实现,他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侃侃而谈。
  去年5月,凌光群被调到公平交易科。有一天,一名中年男子找上门来,说自己的孩子陷入传销组织,没人愿意提供帮助。就是那句“我一定帮你找到孩子”,感动了这名男子。凌光群说:“他扑通一声跪下,我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成功将孩子解救出来后,凌光群立即投入到打击传销宣传片的制作中,他希望类似的事情,一定不要再发生。
  时光流逝,不疾不徐。属于杨静、颜岚、刘宏军、凌光群的故事还在继续……

后记
   任何事物一旦被漫长的时光浸染,再平凡也会笼罩上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根本不需要华丽的形式,越质朴越让人动容。
  杨静、颜岚、刘宏军、凌光群是几十万基层工商和市场监管人的代表。他们平凡,有着普通年轻人的困惑与迷茫,却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这让他们稍显特别。他们努力攀上事业这座山,如今领导赏识、下属崇拜、群众信任。他们笃定,如果能为推动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有一点贡献,就是业有所成。
  他们组成了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青春力量,他们让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永葆青春。

□陈 静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