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剑去烦苛 铁军筑坦途
——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纪实

陕西西安,十三朝古都,承载着东方文明的厚重。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创业创新的历史基因。
“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使如今的古城西安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西安市工商局近年来聚力改革创新,奋力追赶超越,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让群众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一瓶钙片”深化行政效能革命
2017年1月22日,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在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指出,当前,西安经济总量处于副省级城市中后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面对城市间激烈的竞争态势,西安应调高标尺,奋勇向前。
“跳出城墙看西安”,在调高标尺的征程中,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剑指沉疴。
2017年5月8日,在电视问政直播间,市民代表送给西安市工商局一瓶钙片,期待工商部门能够有铁律,有刚性,打造出一支强壮的工商铁军。
“这瓶钙片,对我们来说,是民心,是警醒,更是激励。不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工商铁军,我们绝不收兵!”西安市工商局局长陈吉利说。
一场以破除官本位思想、扫除官僚主义作风、革除政府部门痼疾、营造城市良好营商环境为主旨的行政效能革命,迅速在西安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开。
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群众导向,重点在工商服务、工商速度、工商样本三个方面,一抓到底。
去年5月23日,来自巴西的女孩Sissi,到新城区政务大厅工商窗口办理登记注册。去之前,她一直担心,不知能否在25日回国前拿到营业执照。得知情况后,工作人员马上认真审查材料。很快,Sissi就领取了公司营业执照。
工商登记注册窗口的高效服务让Sissi大为赞赏。在现场,她兴奋地说:“I'm exciting!”
持续的行政效能革命,带来了数据上的新变化。今年第一季度,西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05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1156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8.1%,与深圳并列副省级城市第二。
数据会说话。提质增效,在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下,已初见成效。
校园办照引得“孔雀西北飞”
杜晨宇,黑黑瘦瘦的一个小伙儿,是西安工程大学大四学生。
4月11日,小杜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张属于他自己的营业执照,并半自豪半调侃地说,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小杜的这张营业执照,是西安市工商局开展“助力‘双创’校园行”活动后发出的第一张营业执照。
那天,西安市工商局组织业务骨干走进西安工程大学,设立咨询服务台,认真解答在校大学生关于创业问题的咨询,现场受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办照申请。
听了工商干部对政策的讲解,好几个大学生跃跃欲试。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就试试吧。”爱好体育运动的小杜,第一个向工商干部提出注册工作室的设想。
根据小杜所学专业,工商干部结合现有政策和市场现状给他做了可行性分析。在现场,小杜用自己的身份证登录支付宝工商登记操作系统,在工商干部的提示下,按操作步骤申报了自己工作室的个性化名称,以学校宿舍为经营场所,很快完成了所有程序,当场拿到营业执照。随后,又有5名大学生凭身份证拿到了营业执照。
(下转2版)
(上接1版)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服务中心、西安工程大学等单位负责人都表示,将与市工商局进一步深化合作,大力推进“双创”活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4月21日,在西安工程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西安市工商局通过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又现场办理了24份营业执照。
几天之后的上海之行,让西安市工商局在异地办理工商业务方面“小试牛刀”,引得“孔雀西北飞”。
4月26日,西安市工商局的业务骨干来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现场向大学生宣讲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注册便利化措施,并提供创业指导,精准服务大学生到西安创业。
“我们原本计划6月底去西安办理公司登记注册申请,没想到西安市工商部门专门派人来到了上海,现场就给我们颁发了营业执照……”北纬二十一茶品牌创始人之一涂华宇激动地说。
据西安市工商局优化营商环境小组负责人介绍,“走出去”提供办照服务,目的是为西安吸引更多人才,更快促进大西安发展。
持续优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群众关切,是政府部门工作的方向。
到相关部门办事,周一到周五自己没时间,周末人家又休息了。这可咋办?这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难题。
经过调研,西安市工商局决定向人要服务质量,向“互联网+政务”要服务效能。
从今年3月31日起,西安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工作制度,全市166个工商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及99个政银合作网点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6月初,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上线运行以后,“工商登记365天不间断,群众办照24小时不打烊”服务新模式成为现实。
“今天是周六,没想到政府部门周末还能办业务,真是太方便了。”3月31日,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谢女士非常高兴。
周末及节假日办事和平时一样,事不办完不下班,人不走完不打烊,目前已成为西安工商和市场监管人员的共识。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假期,西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340户;“五一”假期,新登记市场主体1586户。
目前,除了现场登记,西安市工商局还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提供网上登记、银行登记、手机登记、支付宝登记和自动办照机办照、移动办照车办照等多渠道、多平台登记注册服务,全方位构建起“互联网+”工商服务体系。
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来说,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包括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还包括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
去年以来,西安市工商局建成完善了以业务处理、公众服务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公示为核心的“一库三平台六系统”,构建起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西安市工商局进一步拓展“网上维权”功能,对于通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等途径接到的投诉举报,实行网上公开办理。
“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的良好效果,让西安市工商局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雄心壮志。
6月5日,西安市工商局与腾讯公司签署深化“智慧工商”建设相关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西安市工商局将借助腾讯强大的社交通信和数字平台,进一步推进“智慧工商”建设,完善工商监管综合执法,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打造全国“智慧工商”样板城市。
陈吉利表示,西安市工商局将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举措,积极利用电子政务推动“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着力推进工商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助推大西安实现大发展。
□本报记者 周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