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品质中国行产业转型看宿迁
有两个数字,值得关注。一个是森林覆盖率,中国21.6%,世界排名第115位;近邻日本为68.5%,韩国64.3%。一个是草原覆盖率,中国41.7%,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
4月10日,新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揭牌。森林和草原牵手,为的是让中国大地多增添“绿色”。
“绿色”绝不仅仅是覆盖率的提升,林业和草原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是“绿色”的另一科学内涵。
6月9日,“绿色品质中国行——2018林产工业品牌年”暨国家经济媒体调研采风活动走进江苏宿迁。这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携手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今年开展行业品牌宣传与推广活动的第一站。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品质、优品牌的支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致力于推动林产工业品牌升级。
“绿色品质中国行”首站选在宿迁,因为宿迁是我国速生林发祥地,是“中国杨树之乡”,具有发展林业产业的优质资源。上世纪中叶,中国森林覆盖率一度低至12.5%,人工林产业兴起,一方面满足了经济需要,另一方面也大幅度扩大了我国卫星地图的绿色面积。
依托传统优势,宿迁壮大“绿色”产业雄心勃勃。在古运河旁,2015年7月建设的宿迁港产业园区把发展重点定在绿色建材、现代物流和港口服务三大产业上。到“十三五”末,园区计划投入150亿元,实现绿色建材产业年总产值200亿元,力争成为联江通海的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绿色建材产业园是宿迁市主推的8个特色园区之一。截至目前,已有大亚木业、恒通科技等20余家龙头企业落户,产品类别涵盖绿色建材功能型、结构型和围护型材料三大板块,产业集聚效应已显现。”宿迁市宿城区委常委、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曹建南说。
去年12月28日,大亚木业年产50万立方米的定制家居基材项目在园区顺利运行。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是大亚集团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家居产业链的重要项目,也是宿迁绿色产业转型的标志性项目。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忠涛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林业产业规模已达7.1万亿元,全行业产业结构和生态发生重大改变,一批重视品质的企业代表着高质量转型方向。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潘岗认为,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推进中国产业和企业迈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绿色品质中国行将对林产工业品牌建设和森林生态产业建设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