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神秘情报组织”盯上食品安全
——一位“西城大妈”的志愿感悟
身穿特制蓝马甲、胸佩志愿上岗证……北京市普通市民尹玉泉走上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会场的发言台,大声宣布有着“北京神秘情报组织”之称的“西城大妈”,正式盯上了“咱们身边的食品安全”。会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这个让大家如此激动的“北京神秘情报组织”,正是活跃在北京市西城区50平方公里辖区中的7万多名志愿者。他们大多在58岁到65岁之间,其中女性占了七成,由此得名“西城大妈”这个京味儿十足的代号。
“西城大妈”遍布大街小巷,任何形迹可疑人员或安全隐患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 金睛。所以,同“朝阳群众”“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一样,“西城大妈”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北京神秘情报组织”。
“其实我们的工作面儿很宽,找寻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尹大妈说,“这些年,食药监部门加强了与我们的合作,探索了‘西城大妈+食品安全’模式,现在‘西城大妈’们已经加入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北京神秘情报组织”盯上食品安全,效果立竿见影。“我们楼里有个做鸭脖儿的,成天乌烟瘴气,白天关门儿晚上干,跟政府打游击,居民们特别烦。我们天天蹲 点儿,摸清了什么时候有人、什么时候加工,然后举报给食药监部门,一举拿下。”这个最新“战果”让尹大妈十分自豪。
在尹大妈眼中,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很接地气。因为消费者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最敏感,是不安全隐患的切身体验者和直接受害者,所以消费者在享有受保护权利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之中。
“要想食品安全,就得打‘人民战争’!”尹大妈说,“一些捣鼓不安全食品的黑心商贩,大都隐藏在小巷胡同里的犄角旮旯儿,基层执法人手不够,不可能时时 盯着。但是我们志愿者有时间啊,谁家有事儿、哪个小区藏着黑窝点,我们门儿清,志愿者的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越来越重要。”
尹大妈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作用的宣传力度,告诉消费者对不合格、不安全的食品要零容忍,帮助人们提高识假防骗、发现问题的本领,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政府监管的好帮手。
“总之,我觉得食品安全跟每个人都连着,大家不能袖手旁观,要尽己所能、一起参与,铺开一张食品安全监督网,一块儿看住咱们的好日子!”尹大妈的发言再次被掌声盖过。
□本报记者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