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4:仿制药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7月19日 A2 版)

  @小灵仙sugar:
  国产仿制药和进口原研药(原创性的新药)相比,功能或许差不多,但细节与品质还是有区别,而药品的细节有时对药效的影响不可小觑。

@BUBI:
  研制新药需要大额研发费用,仿制者信奉的却是“拿来主义”。仿制药虽然便宜,但是会挫伤医药研发者的积极性,且原研药市场若被挤压,市场无法分摊其研发费用,只好提高售价,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Microuniverse:
  仿制药仿的是专利药,也就是那些拥有专利权的药。有两种情况,仿制药公司可以在不侵权的情况下仿制专利药:一是专利药专利权保护期过后,二是专利权有效期间政府强制许可仿制药公司进行仿制。在仿制药发展相对较快的印度,政府对专利药的政策其实是在鼓励创新与保障国民权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R.Teng:
  在规则内的仿制药发展不会挫伤新药研发者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强制许可力度过大,就会极大地挫伤自己国家研发新药的积极性。

@南柯:
  对于一些特别贵的药,我支持有条件地进行仿制;对于一般贵的药,我不赞同无视知识产权的操作。

@韩百科君:
  一方面,仿制药的出现,满足了公众诉求。另一方面,原研药厂为了保证盈利,不得不持续进行研发,而如果仿制药来势凶猛,直接影响到原研药厂的收入,原研药厂就有理由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新的研发。这个时候,政府必须站出来,通过行政手段来平衡仿制药厂和原研药厂的利益。

@小不懂:
  对于仿制药,个人觉得须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在民众诉求与专利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逐步完善评价机制,同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只有这样,中国的医学才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