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成效良好
本报讯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位于保山中心城市北部,街道下设17个社区。2013年以来,永昌街道共创建“无传销社区”7个。
该街道紧紧围绕“区内无传销,区外不参与,防范和杜绝辖区群众参与各类传销活动”的工作目标,积极推广建立“社区—小区—小组—网格”管理模式,认真组织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齐抓共管,该街道实现辖区多年来无传销等恶性行为发生的目标。
为适应新形势,持续对传销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永昌街道牢固树立预防和打击传销工作“一体化”思想,成立由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共青团、妇联等为成员单位的预防和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细化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思想统一、行动到位、全员参与、齐抓共管、防打并重、协调联动的打击传销工作体系。同时,街道以创建“无传销社区”“无传销小区”“无传销单位”为载体,实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在社区建立预防打击传销组织机构,配备兼职反传销工作人员,并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打传工作。
永昌街道纪工委建立防范和打击传销工作督办制度,加大对疑似传销活动的处置力度。在区打传办的指导下,该街道按照与区政府签订的隆阳区打击传销专项整治工作责任书要求,认真对标对表,做好创建“无传销社区”督导和评审推荐工作。这项工作为区打传办、区政府逐级推荐、评审和申报“无传销社区”奠定基础。2013年以来,通过层层评审,该街道辖区的永昌社区、红庙社区等7个社区分别被隆阳区政府认定为“无传销社区”,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匾额。
依托“城市党建联盟”建立“反传销联盟”,街道、社区与驻辖区65家企事业单位、12所学校、21家物业管理公司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形成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在校大学生等为主的反传销志愿队伍,通过举办抵制传销相关知识讲座、入户走访、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预防。同时,该街道按照“社区—小区—小组—网格”管理模式,将辖区17个社区划分为78个网格,组建由小组长、党小组长、反传销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员队伍。该街道在网格内建立反传销责任区,对网格内出现的传销倾向及时掌控并上报相关部门,实现反传销向住宅小区、楼栋院落延伸,不断压缩传销活动滋生空间。
该街道积极引进大数据管理理念,搭建集党务政务、综治维稳、服务民生于一体的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将辖区62名社区矫正人员、321名三留人员(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29987条居民信息、24470套房屋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将281个重点区域的监控视频接入大数据调度指挥中心,精准掌握辖区情况。对网格员反馈问题或大数据监测出的可疑情况,指挥中心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指派综治办、社区、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调查核实,做到早发现、早打击,确保第一时间将传销活动扼杀在萌芽状态。
□卢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