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山珍变身“摇钱树”宁德地标铺就“致富路”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08月07日 A5 版)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工商部门主动作为,我认为这是宁德市能够成功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精髓。‘宁德经验’不仅要惠及更多的本市、本省农户,还要通过复制推广,惠及全国的农户。”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有关负责人在参观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基地时说。
  宁德是我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在宁德市工商部门和渔业协会等多方的努力下,2012年2月,宁德大黄鱼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德水产产业自此有了领军品牌。2017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13.6万吨,占全国大黄鱼总产量的78.16%,行业总产值达上百亿元。全市有近10万人常年从事大黄鱼养殖工作,渔民年均收入达3.5万元。
  宁德市古田县被称为“中国食用菌之都”。2017年,古田食用菌鲜品年产量超80万吨,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惠及全县70%的农业人口,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在古田银耳品牌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古田油柰、马蹄笋等特色农产品也相继创建品牌,开启古田品牌农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宁德市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3月,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商标富农座谈会在宁德市召开,宁德市工商局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地标精准扶贫“宁德模式”受到商标局高度肯定,正式向全国推广。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宁德市人民政府作为唯一受邀参会的地方政府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地标精准扶贫“宁德经验”再获肯定。今年5月,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应邀参加商标局主办的地理标志精准扶贫西部宣讲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介绍地理标志助推扶贫的成功经验。
  目前,宁德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基本覆盖全市水产、茶叶、食用菌等重点农业领域,惠及人口近30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9%,全市农民53%的收入来自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已成为富农、惠民、增收的强力助推器。

□陈 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