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公益实牟利 煞费心机仍被查
——安徽黄山查处眼镜店误导消费者案件纪实

“宣称他们的眼镜是可以控制度数增长的,我家俩娃在他们店配了眼镜,并配合按摩、仪器训练,然而半年不到,俩人度数竟然都增加了100度。”某学生家长气愤地投诉说。近日,安徽省黄山市工商局根据消费者网络投诉,立案查处了该市屯溪视杰眼镜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普通眼镜店装扮成专业治疗机构
接诉后,黄山市工商局迅速展开调查(附图)。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视杰眼镜店门头招牌上醒目地写着“好视立国际眼视光中心,专业治疗近视、弱视、散光,全国连锁黄山店”等内容,店堂墙壁上张贴着“采用德国设备,中国青少年专业近视防控机构,智能变焦复原镜,开启了更先进的近视防控模式,科技领先技术一流,全国连锁知名青少年护眼品牌,立体护眼全方位改善孩子视力”等宣传画报,还放置有热气动音乐舒缓仪、蒸汽热敷眼罩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宣传图册。
店堂一侧的橱柜上排放着歙县三阳、荷花池、洪里、五城等多个中小学校学生视力档案资料,回字形摆放的柜台内排放着大量的各式眼镜。店铺后侧还设有视力康复治疗室、验光区、按摩理疗区,店内工作人员身着白大褂,俨然一家视力专业治疗机构的配置。
经现场检查发现,该店经营范围包括眼镜、隐形眼镜及护理液、化妆品、电子产品、日用品、预包装食品销售;验光、配镜服务。该店类型为个体工商户,是上海视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授权的好视立商标品牌眼镜及其产品业务的加盟商。
借公益体检之名推销眼镜
众所周知,视力体检应由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青少年容易存在视疲劳、假性近视等多种情况,检测视力最好在医院或有专业资质的正规机构,多次检测后,才能得出准确的检测数据。据了解,自2017年10月以来,视杰眼镜店宣称其是公益活动项目,多次堂而皇之地进入全市多所中小学校,为学生们进行体检。
工商执法人员相继走访了歙县三阳学校、祁门瑞园外国语学校进行调查。据学校负责人反映,视杰眼镜店是以“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学生视力康复指导计划黄山站”举办爱眼知识讲座,“免费体检”服务等名义,进入学校开展视力检测活动的。该店人员身穿白大褂,打着“好视立眼镜是一副能防控近视,延缓度数增长的眼镜”条幅,发放印有“青少年近视控制专用镜”“一副能控制度数的眼镜”字样手提袋,以跟踪服务、建档立卡为名,帮进行视力检测的学生填写防控近视服务跟踪表,套取学生及其家长的联系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后电话推销,让视力异常的学生到其店中购买眼镜。
作为一家普通的眼镜经销企业,视杰眼镜店把自己装扮成专业治疗机构,派人员进入校园,假借“公益”体检之名,从事的却是营销牟利的行为。据学校老师反映,他们在眼镜产品宣传中所说的都是貌似很“高、大、上”的专业知识;在眼镜价格上,单价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投诉的学生家长也说“配了两副眼镜,打折后,也付了近6000元钱,还不包括购买他们仪器产品的钱”。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孩子视力下降,家长们都很着急,配镜时抱着一种“求医问病”的态度,很难对眼镜店宣传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同时,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本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家长们往往都存在“宁可信其有”的心态。
黄山市工商局执法人员认为,视杰眼镜店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打着公益的旗号行销售眼镜之实,具有主观故意性;店内的工作人员穿着类似医务人员的白大褂,给学生检测视力,填写防控近视服务跟踪表,使学生、老师及学生家长误以为是有正规资质的视力检测机构,具有欺骗性;以“能防控、能治疗,延缓度数增长”为卖点,用不可能实现的视力康复作为“噱头”,具有误导性;把商业营销披上公益的“白大褂”,明知不是专业医疗机构却堂而皇之地为学生检测视力,使学生及学生家长产生误解,有违职业道德和商业行为准则,具有危害性。其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违法行为。
依据法律规定,黄山市工商局对该眼镜店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处以20万元罚款。这也是该市适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的首件误导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案。
□钱国华/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