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六化”同步 发挥聚合效应

安徽统筹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8年12月20日 A1 版)

  □

  本报讯(记者 赵玉婧)担当尽责、协同推进,是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在改革关口适应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全省上下围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六化”同步,统筹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着力构建公正科学监管新机制。
  在线监管一体化。开发建设了安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作为全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统一载体,为全省5699个执法机关创建用户账号,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扁平化监管网络,实现了全部门在线办公、全业务在线操作、全流程在线管控和随机抽查全程电子化。
  检查事项清单化。统筹部署省级层面,动态调整制定2018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涵盖33个部门共计182类434项抽查事项。在全国率先梳理制定市场监管领域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包括33类108项随机抽查事项,确保清单之外的检查“清零”。
  随机摇号靶向化。在将全省130万户企业纳入监管对象库的基础上,根据许可类别和行业特点科学划分监管对象,建立监管对象专业库843个,入库企业30万户,确保定向抽查靶向化;根据执法岗位和专业特点精确划分执法力量,建立专业执法资格人员库178个,入库执法人员7.9万名,确保人员配置专业化。
  抽查方式科学化。在监管对象的抽取上,采取不定向与定向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公正监管与重点监管相平衡。不定向抽查侧重于监管的覆盖面和震慑力,比例不低于3%;定向抽查侧重于监管的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对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在执法人员的选派上,围绕降低执法成本,一方面由属地监管单位自行匹配执法人员,确保具体执法不跨县区;另一方面,将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在匹配前提前分组,确保同一检查组人员相对固定,监管对象地点相对集中。
  部门联动常态化。按照“纵向发起、横向联动”的原则,省级33个行政执法部门统一制定本系统2018年度抽查计划,包括195项抽查任务,并基于同一行业类型监管对象开展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其中,原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药监局连续两年会同相关部门发起市场监管领域的部门联合抽查行动,形成了以企业登记事项、企业公示信息为必查事项,其他事项视情况选查的“2+X”抽查机制。截至目前,安徽省各地、各部门累计开展“双随机”抽查5457批次,其中跨部门联合检查637批次,共抽查企业12.5万户。
  权力运行透明化。秉持公示即监管的理念,将抽查计划、抽查对象、抽查机关、抽查结果全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向社会公示,使监管平台和公示系统形成有效监管闭环,避免了人情监管、任性监管,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从源头上降低了发生腐败的风险,充分发挥了聚合效应,强化了改革效能。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