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发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18年总体落实情况
本报讯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职能调整至市场监管总局。2018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工作、持续发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施,并于近日发布了总体落实情况。
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组织实施工作力度,推动制度深入实施。经国务院批准,调整部际联席会议组成;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则,制定《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实施指南》,研究起草适用例外规定、责任追究等配套文件,探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考核机制;组织开展重点督查并督促整改,以公平竞争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名义,随机选择8个部门和5个省(区、市)开展重点督查,抽查相关政府部门2017年以来出台的文件,对其中违反审查标准的发函督促整改;扎实推进存量政策清理,组织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重点清理现行政策措施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的内容;深入研究特定领域公平竞争审查问题,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民航局等部门深入交流,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车、民航航线等领域的公平竞争审查问题,深入分析相关政策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将制度进一步做实做细;持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能力,不断扩大制度的国际影响力。
2018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成效。
制度落实全面推开。截至2018年底,国务院各部门、所有省级政府、98%的市级政府、85%的县级政府已部署落实,北京、天津、河北等17个省(区、市)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审查工作扎实开展。2018年,各地区、各部门共对31万份增量文件进行了审查,比2017年增长154%,对其中1700余份文件进行了修改完善,比2017年增长157%,审查效果进一步显现;对82万份存量文件进行梳理,清理2万余份含有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内容的文件,有效预防和纠正了一系列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促进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机制建设持续优化。相关部门和地方持续优化工作机制,规范审查流程,强化监督约束,保障审查工作取得实效。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专项部署,建立自我审查、专业支持、程序把关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并优化办文系统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必经流程,进一步强化程序约束。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由业务司局初审、产业政策司复核的审查机制,加强审核把关。商务部在内网发文管理系统中增加“公平竞争审查”选项,从文件批转程序上加强把关。天津、浙江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围,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委办局落实制度情况进行评判打分。
制度理念不断深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深入实施起到了良好的竞争倡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市场意识和公平竞争理念。2018年以来,多个部门印发文件,从公平竞争审查的角度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相关工作提出要求,涉及自贸区建设、区域协调、钢铁去产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体现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理念不断深入、影响不断扩大。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联席会议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持续抓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工作,研究出台适用例外规定、责任追究等配套规则,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为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鞠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