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面条的前世今生(四)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2月21日 A8 版)

  在陕西,吃面还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一定要喝面汤,所谓原汤化原食嘛。这也是陕西人经常对外地朋友的忠告:一碗香喷喷的面条下肚,再来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汤,必会肺腑滋润、通体舒畅。
  曾有一外地客人不听忠告,吃面后不喝汤,结果肚子几个月都不舒服。无奈找到饭馆,老板笑言,知道你会找回来的,来,赶紧补碗面汤!面汤下肚,客人顿觉块垒化解,无比舒坦。这本是笑谈,但也反映出食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食物本身的内在规律。
  说到原汤化原食,其实是用汤水稀释食物、帮助消化。但面条与面汤之间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关联。根据研究,面条下锅煮熟后,面粉本身完整的分子结构被分解,一部分留在面条里,另一部分溶解在面汤里。这时候的面条中,就有了对肠胃不利的成分,俗称“面毒”,吃了面条,人必然腹撑胃胀,怎么办?解药就在面汤里,喝了面汤,面条的分子结构在肠胃里又恢复完整,面条的毒也就解了。
  对于陕西面条,近年来影视作品乃至新媒体的传播做得煞是热闹,但可能是为了追求画面感、增强视觉冲击力,在对陕西面条的宣传中,比较多地出现了油泼面、大老碗的画面,以至于有人误解这就是陕西面条的主流形象,实则谬矣。前文叙述和描绘过陕西面条盛宴的基本情景,不惟品种多,做工细,就其盛面的器皿也很是讲究,绝非只有粗瓷大碗,甚至有些品种的面条则一定要用小碗来盛。比如“扶风一口香”面条,只有一筷头面、一口可吃完,那碗即是配合这一吃法的小小汤碗。电视中看到的那大大的碗,陕西人称之老碗,其符合体力劳作者食量大又图省事的特点,硕大的碗、多多的面,吃起来豪迈洒脱、大快朵颐!
  食物的特性在商品社会必然有两种,家常的和市肆的。陕西面条也是如此,陕西人吃到的更多的是家常味,而外地游客则是市肆味。家常味讲究平和,市肆味注重特色,但不管是家常还是市肆,都保持了陕西面条千百年的传统:面粉好、面劲道,调制花样多、各有特色。
  陕西面条品类丰富,即便陕西人也不敢夸口已经吃遍每一个品种,更何况到此一游的外地朋友。就因为品种多,所以很难找出一两个代表来,那么,就不用费神找了,陕西面条就是陕西面条,一群面条的集合体,从来不是哪一种单独的品种可以代表的,这在全球饮食界,相信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如此,就把您吃过的陕西面条的种种类型都统称为陕西面条吧!
  陕西面条前世悠远、今生繁茂,明日会更好!

□张同武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