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寨的年味儿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2月26日 A2 版)

  正月初一,笔者走进贵州省黔西县谷里镇袁家寨,一栋栋整齐的“小别墅”映入眼帘。宽阔的水泥路上,车来车往,已没有了农村的模样。
  未到傍晚,却早已有人在家里划起了酒拳,好不热闹。在村民蒋兴平家里,桌上摆满了酒菜,亲戚朋友围成一桌,享受着过年的团聚之乐。“过年了嘛,寨子里每家都是这样,亲戚朋友从城里赶来,串串门,划划拳,安逸得很。”蒋兴平说。
  “现在国家政策好,寨子里修建了大棚,镇上也有公司和茶厂,给了大伙儿工作的机会,再加上县里领导干部到寨子里开展扶贫工作,我们收入比以前多了,出去打工的都回来了。现在的日子好得很!我家盖起三层楼,各类家用电器都有,住起来和城里没啥区别嘛!”蒋兴平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笑开了花。
  从黔西县县城到谷里镇袁家寨差不多有20公里。“现在县城到各个乡镇都有班车,10分钟一班,才3元钱,20分钟不到就回到老家,方便得很哦!我的年货都是从城里大超市买来的。”蒋兴平向笔者介绍。黔西县如今交通便利,交通网络覆盖各个乡镇,不管是农民进城还是亲戚朋友到寨子里来都很方便。
  厨房里,蒋兴平的妻子正忙着做辣子鸡,脸上挂满了笑容。“以前盼着过年能吃上肉,现在的日子好了,肉菜天天有,过年和平常吃得差不多。”她指着桌上摆满的腊肉、香肠、炖汤、炒菜笑着说道。
  晚上的袁家寨更是热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村民们吃饭喝酒,唠唠家常,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8年9月下旬,贵州14个县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实现“脱贫摘帽”的消息令人振奋。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市黔西县名列其中,成为毕节试验区成立30年来首个实现脱贫的县。如今,袁家寨的农民终于过上了好日子,品尝到城市的“年味”。

□杨昌华 蒋煜寰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