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商事制度改革的上海智慧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2月26日 A3 版)

  登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门户网站,左上角醒目位置是开办企业“一窗通”和注销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注销便利化改革情况时表示,上海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将向全国推广上海的经验。
  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商事制度改革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先行先试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综合化与一体化监管,全面推进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创造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贡献了商事制度改革的上海智慧。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从上一年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提升32位。世界银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排名,以上海、北京两个城市的指标数据为基础,其中,上海的贡献率为55%。也就是说,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上海智慧发挥着重要作用。
  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从开办、经营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第一项指标就是企业开办时间。营商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上海的做法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放管服”改革是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动能。“放”,就是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始终把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管”,就是加快政府管理转型,管出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管出企业诚信守法的内生动力,管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踏实感与信任感。“服”,就是推进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多从群众、企业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上海智慧在全国推广。

□陈彬彬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