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3月26日 A4 版)

  《郁离子·蜀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蜀地有3个商人卖药,其中一个专收购好药材出售,计算收入和支出相当,不卖虚价,也不过多谋取盈利,结果吃了早饭到了晚上就无米下锅了;一个商人把好药、次品药都收购来卖,价格的贵贱根据买者的需要,分别用好药和坏药来应付顾客,两年后富了起来;第三个商人不收购好药,只靠多购多卖次品药,仅过一年就发了大财。
  世俗不公,是非不分。流俗之弊,真假不辨。3个药商,卖良药者,门可罗雀;卖劣质药者,却顾客盈门。良莠颠倒,岂不怪哉!市场如此之怪现状,虽时过境迁,但并未绝迹。
  没有公正的监管,就没有公平的竞争,就有可能出现故事中的怪现象。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每个个体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不择手段的攻击,就如同被捉进篓里求生的螃蟹,苦苦挣扎到篓口,却又再度被对手拖回深渊。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是要依法有序参与竞争,这样才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保证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就是要使竞争者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共同接受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作用与评判。除了市场主体自身履行好诚信经营的主体责任外,公正监管是公平竞争的保障。公平竞争是市场监管条件下的有序竞争,以强化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为最大原则。市场和政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得益彰,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总理的话言犹在耳。公正监管和公平准入是鸟之两翼。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对亿万户市场主体,监管的任务在于“管活”“管优”,其基础则是依法依规实施公正监管。监管要公正,就要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打破原有的“弹簧门”和“玻璃门”,给予其平等的主体资格,适用统一的竞争规则。规则越简约透明,监管越有力有效。不能松绑了企业家的脚,却送来磨脚的鞋。要针对监管执法的“宽松软”,行政处罚不及时、不到位、不刚性的现实短板,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要切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杜绝执法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严管重罚,让其付出付不起的代价,推动形成“优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市场格局,才能真正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刘丽丽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