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加强 市场秩序稳中向好
广西市场监管取得新成绩
本报讯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2018年,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新成绩。
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加强,广西全区市场秩序稳中向好。2018年,全区安全底线意识切实增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共抽检“四品一械”1.86万批次,收回GMP证书11张,GSP证书60家,召回119批次共30.28万支长春长生涉事疫苗,查处食品药品案件1.5万件。全年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事件。
竞争执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限制竞争的文件1.04万件。查处全区首例价格垄断案件和首批3起违规直销案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4件,价格违法案件37件。部署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零容忍”持续打击传销,查处传销案件1852件,罚没款1519.45万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57倍和98%,捣毁窝点8022个、教育遣返3.42万人。
在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广西围绕农资、建材、汽车及配件、絮用纤维制品等重点产品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查处违法案件531起。监督抽查产品2399批次,总体合格率94%。在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方面,全区聚焦网络市场,严厉打击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关停网店235个次,责令整改网站106个次,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244件;加大广告整治力度,帮助南宁广告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广告产业园;查处农资案件511件。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909件、商标案件762件。2018年随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5664批次,跨部门联合抽查735次,累计检查市场主体21.47万户。企业年报率高达93.17%。落实联合惩戒,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经营异常49.39万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2.3万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任职4717人次,实现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在电子商务、旅游等12个行业领域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全区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达1.4万个,创建示范街区(市场、商城、景区)165条(个)。消费教育深入开展,举办老年消费教育大讲堂和消费教育乡村行讲座570场,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1094件,处理受理消费投诉、咨询2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193万元。
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履职能力不断加强。2018年,《广西市场主体信息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实施,《广西食品安全条例》《广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入人大审议程序,《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宣讲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激励领导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系统全机关能力水平。
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自治区药品监管局正式挂牌,“三定”方案相继印发,区局机关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市一级市场监管机构全部完成挂牌,县级改革有序推进。通过机构改革,强化了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理顺了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监管链条,形成了全流程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全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围绕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维护竞争公平有序市场环境;严守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创新驱动战略,助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市场监管基础,保障市场监管改革发展顺利推进,开创广西市场监管事业新局面。
□李占平 杨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