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从三个维度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市场监管报》(2019年04月26日 T15 版)

  □拼多多与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和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就图书版权保护签订合作协议。

  2018年,年轻的拼多多突飞猛进。
  这一年,拼多多上市,年底平台年度活跃买家达4.185亿人次,年订单超111亿笔。这一年,拼多多启动新品牌计划,以大数据技术赋能供给侧改革。这一年,拼多多顶住各种质疑和非议,平台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

新技术打假 扎实提升平台治理水平
  历经3年多的快速发展,拼多多构建了“人货场”的全新模式,也聚集了超过4亿多名消费者。“电商模式在不断迭新,拼多多始终坚持把重心放在用户身上,着力提升平台商品质量和用户基础。”拼多多创始人及CEO黄峥说。他表示,自2018年8月以来,拼多多以保护消费者和权利人合法权益为核心,以钉钉子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持续展开以涉嫌销售假冒侵权商品为重点的“双打行动”,全面大力推进平台治理。
  “在拼多多购物越来越放心!”陕西汉中的小伙儿李磊说。据他讲,他在拼多多给老家父母买了很多便宜好用的品牌商品。在拼多多首页搜索框,尝试输入“大白免”“蓝月壳”等被段子恶搞的山寨词,系统搜索结果会自动指向“大白兔”“蓝月亮”等正规商品。据了解,针对外界的误读和质疑,拼多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设立山寨词查杀词库,将搜索框的“山寨词”指向正规品牌,倒逼“傍名牌”商家知难而退。对于事关民生的电热水器、煤气灶等商品类目,拼多多则采用严格的“邀约制”入驻,坚决把山寨假货挡在门外。
  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拼多多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打击假冒侵权商品,有效提高了打击的精准度。2018年,拼多多全面升级商家入驻系统,接入公安系统验证商户的身份信息。平台用来确认开店商家身份的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已全面超越传统技术水准,能够更加有效地拦截凭证造假行为。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拼多多开发完成了假货识别算法,研发构建违规商家与商品识别、假货识别、劣品识别等一系列模型矩阵,有效预警对买家有潜在危害的违规商品和恶意商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对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拼多多研发image caption、人脸与人体分析技术、活体检测、OCR识别、黄图识别、图像相似度等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构建提升强大的防控体系,为拼多多电商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不久前,拼多多依靠平台上报售假线索、关停商品店铺等工作机制,联手美的公司协助江苏宝应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制售假冒美的牌电磁炉案。这并不是个例。2018年,拼多多向全国各级执法机关移交上千件假冒侵权线索,协助警方抓捕近百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不断进化的平台治理能力背后,是坚实的技术能力和巨大的资源投入。拼多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各大电商携手解决平台治理问题抱有信心,自身对此投入的资源也不设上限。拼多多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的研发费用增加至5.2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1%,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平台治理升级。
  “假货流通不存在高地洼地,只有充分以消费者为导向,扎扎实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长期效果。”拼多多平台治理负责人说。为了从源头杜绝假冒侵权商品,拼多多大力招募打假行业专家组成巡检团队,深入各大产业带,对平台商家仓库及工厂实施突击巡检。通过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引导商家良性发展。通过严密的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人工巡检,拼多多2018年主动关闭超过6万家涉嫌违法违规店铺,前置拦截超过3000万条侵权及违规链接,是权利人申诉数量的150倍。

新品牌计划 实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共赢
  贴牌商品比自主品牌商品更赚钱,这是许多中小生产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中小电器生产企业的普遍看法。2018年12月,拼多多新品牌计划问世,短短4个月时间,首期20家工厂已全面实现透明化生产,大规模实践以需定产的C2M模式,吸引1400余家制造企业申请加入,带动电商行业掀起一股深入上游的热潮。
  “贴牌厂商其实要的就是我们的技术专利。”首批脱颖而出的试点工厂家卫士公司负责人吴鹏云说。据介绍,该企业长年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自己的品牌却束之高阁。入驻拼多多后,家卫士的自主品牌商品2017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专供拼多多的288元扫地机器人已卖出十几万台。近期加入“新品牌计划”的新宝电器,是全球最大的小家电代工企业,旗下自主品牌“东菱”入驻拼多多当天,售价44.36元的定制款家用绞肉机销量便达到10978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GDP超过90万亿元。中国目前是全球性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强国,中小生产企业普遍面临品牌力不强的挑战,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绝大多数拼多多商家和平台有着共同的愿景:为用户提供优质实惠的产品。拼多多不断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优质商家。”黄峥认为,中国有很多工厂有能力生产优质的产品,也有很强的创牌意愿,只是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渠道。为此,拼多多大力实施“新品牌计划”——扶持1000家各行业工厂,帮助其通过靶向定制、精简生产线、优化分销网络等方式有效触达4亿多名用户,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
  同时,拼多多不断探索通过品牌定制、定向补贴等形式,进一步向农村及低线城市倾斜资源,加速扶持新品牌。为帮助解决农村地区山寨商品顽疾,拼多多今年2月宣布,继2018年对“品牌下乡”补贴5亿元之后,继续联合百大品牌定向直补不低于5亿元,促进农村市场消费升级。目前,拼多多年度“品牌下乡”活动已邀约食品、家具建材、电器、日化等超过100家知名品牌旗舰店参加,“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孵化品牌旗舰店也位列其中。
  不同于简单的接单、定制,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有效连接了需求侧与供给侧,实现了消费需求的准确匹配,咖啡机、扫地机器人成功走出大城市家庭,受到许多农村消费者的追捧。例如,拼多多利用大数据分析精确匹配低收入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需求,家卫士公司根据这一信息研发生产288元的爆款产品,在拼多多首发后迅速打开了销售局面。
  可以看出,“新品牌计划”不仅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优质品牌,推进了品牌战略的发展,也在更大范围内提升了商品质量,建立起需求侧、供给侧、平台方三方信任关系,营造了放心消费环境。如今,消费者通过不仅可以在拼多多上享受来自一流生产线与管理标准的商品,还能随时观看生产直播;生产企业通过拼购模式获得了稳定的市场预期,树立了打造自身品牌的持续信心。

新举措迭出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坚持消费者导向,扎到最实处。”黄峥曾在多个场合这样说。勇于承担责任,服务最广大消费者,是拼多多坚守的本分。
  近年来,电子商务领域的品牌治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头戏之一。拼多多坚持平台自治,维护商业诚信,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升数据技术和治理技术,完善打击侵权假冒体系。拼多多对所有入驻平台的商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签订质量承诺协议并实行保证金制度。此外,随着交易量激增,2018年拼多多将消费者保障基金从1.5亿元扩充到2.5亿元,确保在商家资金不足赔付情况下,消费者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
  作为首个要求平台商家严格履行“假一赔十”承诺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的做法营造了放心消费和有序发展的电商生态环境,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调研过程中,拼多多发现即使按照“假一赔三”的国家法定标准,部分售假商家仍然有利可图,达不到治理效果,必须通过高昂的售假成本,将不法商家拦在门外。虽然这一做法受到一些不法商家的非议,但地方法院的多次判决均予以支持。已经生效的多起判决显示,拼多多打假合法合规,商家入驻时签订的平台服务协议合法有效,包括“假一赔十”“劣一赔三”“延迟发货”等在内的所有消费者赔付金,全部赔付给了相关消费者,在整个冻结及赔付流程中,拼多多从未触碰过此类款项。
  拼多多不仅在品牌维权和品牌打假方面不遗余力,还注重打防结合,主动与品牌权利人进行合作,加强品牌营销管理。据介绍,2018年,拼多多联合近1000家品牌权利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处理相关诉求,并配合执法机关开展“双打”工作,以保障平台消费者利益。雀巢、国美电器、当当网、小米、网易严选、妮维雅、科沃斯等知名品牌先后入驻平台品牌馆。去年“双11”期间,美的公司多款商品在拼多多平台热卖,其中售价179元的电磁炉,销售超过8万件。
  当前,尊重和保护网络版权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是平台治理的一个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版权局及上海市网络版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关于“剑网2018”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拼多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主动加强版权管理,依法加强维权保护和侵权处置,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前端审核、开通权利人投诉绿色通道、充实内审人员,从多个方面开展打击盗版工作。
  2018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与拼多多做了很有效的互动,协调指导传统出版行业与电商平台达成版权维权合作。在去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拼多多与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和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就图书版权保护签订合作协议,为两大反盗版联盟的72家成员单位建立版权保护绿色通道,在工作机制、侵权投诉、协助执法、行业研究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打击侵权盗版图书,共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大 山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