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实践和思考

编者按
按照国务院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总体要求和总局的部署安排,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紧紧围绕总体工作任务,充分结合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实际,以“压流程、提效率、通堵点、强服务”为目标,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登记制度改革创新,按照相应时间节点要求,全面提升登记便利化,本文介绍四川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具体做法和探索思考,以资借鉴。
压减开办流程
结合省情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研究形成全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意见报省政府办公厅,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018年8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2018年9月底前,全省企业开办的必备环节精简至4个(工商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社会保险登记),2018年年底全省范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3个工作日办照、1个工作日刻章、1个工作日办理税务发票及社会保险登记手续)。部署推行企业开办“一单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理、一口办理、一点多办”“五个一”工作举措,细化落实市州和部门责任,进一步整合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根据《通知》精神,全省各市州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具体工作意见。
各部门协同推进。按照通知精神,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多次召集省公安厅、省税务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召开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协调会,研究下一步具体工作举措。在相关省级部门大力配合下,2018年12月底,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发建设的四川省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上线运行。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有1300余家企业通过该平台完成企业开办。全省在2018年年底提前实现国务院提出的2019年上半年实现企业开办时间8.5天的目标。
提升登记效率
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网上办”。以零见面全程网上审批为目标,不断完善四川省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功能,开启人工智能登记注册新模式,实现工商网上办理事项占比82%,内资企业全面实现设立、变更、注销全程电子化登记。2017年6月,在全省范围内创新实施以公安“人脸信息比对”为核心的身份认证制度,实现网上实名登记;在全国率先建立与住建部门信息联网,建立“市场监管—住建”住所信息联网核查机制,实现了对房产信息的在线查验,进一步减少了企业群众需要提交的纸质材料。全程电子化登记上线运行以来,全省通过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登记申报量7.4万件,办结量6.6万件。今年1月,上线个体工商户登记APP,拓宽了“网上办”“移动办”平台。
大力实施“政银合作”,实现“就近办”。2018年以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工作部署,为实现“就近办、一次办、多点办”,分别与工、农、中、建等9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省1500余个银行网点开通导办服务,将企业登记窗口从政务服务大厅向金融网点延伸,企业可在银行网点就近办理企业注册、网上申报、打印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业务,解决了商事登记线下流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各银行网点共导办发放营业执照3000多份,真正实现“流程网上走、登记不见面、企业少跑腿、就近办开户”,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
疏通堵点难点
实施名称自主申报,克服“取名难”。全面清理名称库,清理失效名称共40余万条,有力释放名称资源。2018年5月建立开发统一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在成都等7个市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试点,并于2018年9月底在全省全面推行。针对前期运行情况,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正在着手系统优化,提高核名效率。
实施实名认证,防范“被股东”。今年3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线下实名登记,企业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在全国政务服务平台上办理各种政务服务事项,有效遏制虚假注册、冒用身份信息登记等不法行为,推动身份信息“一经注册验证、全国联网应用”,补足了线下申请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时身份验证手段不足的短板,营造了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
实施退出便利化改革,缓解“退出难”。升级改造省级公示系统和登记业务系统,从今年4月1日起,企业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线办理清算组成员备案和免费发布债权人公告,企业办理注销时,登记机关不再收取清算组备案通知书和报纸公告样张等材料。作为总局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省,今年在成都市和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进一步开展简易注销试点,拓展适用范围,将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法定45天减少至20天,并推行容错机制。拟试点一段时间并报请总局批准后在全省推开。拟于6月底前依托省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行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还在2018年8月出台了《撤销登记暂行办法》,规范撤销登记具体操作,截至今年3月底,试点地区依据《暂行办法》撤销登记36件,成都参照《暂行办法》实施,共计撤销登记927件。
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系统协同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涉及五个业务系统的整合,包括省政府一体化平台认证系统和工商、税务、印章、社保系统,每一个系统的运行都将影响压缩开办时间的效果,协同起来难度较大。有的系统还在不断升级改造之中,进一步增大了系统间的协同难度。
登记窗口工作压力较大。由于登记是完成办税、刻章、办社保事项的前提,加之全省实施的“三十三证合一”改革,前端只能在登记窗口完成信息采集,采集事项将进一步增加,对窗口人员和工商登记系统的要求更高,办理时间更长,对线上线下登记窗口的压力都将进一步增大。
操作细节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据各部门在企业开办方面的实际情况,平台建成运行后,有的事项还不能立即实现“一次提交、同步办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比如新开办企业要完成申领发票,申请人需要到税务办理点完成购买税控盘等相关事项。印章制作单位能否一天完成印章刻制,还有制约因素。登记办照也还要加强流程管控,名称自主申报还需要实践积累经验。
企业名称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目前总局下发的名称禁限用字词库数量较大,其中含有多个单字(包括拼音字母),很容易造成企业取名使用这些字词与其他字词联用时的限制。建议制定关于名称禁限用字词库中单字或词组与其他字词联用的具体操作指导意见,以便各省按具体操作规程完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
下一步打算
兑现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承诺。按照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完善全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平台,加大部门协调力度,提升系统协同能力,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切实提升企业开办便捷化水平。加大对市州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力度,促进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加强本系统的业务指导,形成改革合力。在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下开展全省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专项督查,切实提升全省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让办事群众得到实惠。
全面落实五部委《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要求。一是将规定的4个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把社保登记的申请合并到企业登记环节中。二是进一步压缩整体,结合我省实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压缩整体办理时间。三是进一步完善“一窗通”服务功能,真正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即时回馈信息”的目标。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