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经营”关键要做好品控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7月21日 A5 版)

  近年来,很多知名企业走上了品牌售卖的道路,仅靠商标授权,一年的收入就达到数亿人民币。而从财务报表看,品牌授权带来的利润极为可观,不费力又赚钱,已成为企业业务板块里的“重头戏”,促使其愈发重视“授权生意”,将授权范围不断扩大,合作供应商总数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亦五花八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非常激烈,品牌的成功创立非常难,往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仅有少数品牌能够成功突围,成为市场和消费者认同的知名品牌。因此,知名品牌往往拥有市场定价权和品牌溢价,在开拓市场时较为容易,能够更快、更低成本打通销售渠道,给企业和商家带来超额利润。
  因此,所谓“卖商标”就是品牌授权,其成为流行的商业模式,也是很多国际跨国企业的常规业务。企业将品牌授权出去,是基于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能够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无需自己生产销售,即可坐享其成,收获品牌授权带来的利润。而合作商乐于花钱“买商标”,则是出于“傍大树”的心理,可以走捷径,无需自己重新创品牌。
  不过,品牌授权的一大软肋,就是不好控制产品质量。企业并非自己生产、销售,对产品缺乏足够的控制力,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就会伤害到品牌的美誉度,进而削弱品牌价值。
  有些授权经营的商品和服务频繁发生质量问题,说明授权人急功近利,对合作供应商的选择太宽松,只想多授权赚钱,造成合作供应商太多太杂,进而导致生产和服务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合作供应商,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失控。“授权”产品质量太差,消费者利益受损,就会对品牌产生质疑,甚至用脚投票,令南极人品牌的市场效益变差。
  可见,为保持健康发展,品牌拥有方要有长远眼光,摒弃短期利益思维,在授权时应谨慎小心,仔细挑选优质的合作伙伴,并采取措施全程监控产品生产、销售流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显然,有些授权人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欠缺,过滥授权造成的恶果正在反噬,需要尽快调整经营策略,制定更严谨的授权方案,并补上产品品控短板,维持和发展品牌的市场价值,方能走得更远。

□江德斌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