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手记
在这次采写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两个字,一个是“难”,另一个是“追”。
“难”,是不少经营者在上半年的普遍感受。半年多来,在全球疫情肆虐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下,人们都感到有点“懵”。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不少原本红火的店铺歇业了,一些已经谈妥的项目暂停了,来自金钱、人力、时间的压力笼罩在众多经营者的心头。
令人感动的是,即使遭遇种种困难,很多经营者依旧不忘责任与担当,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自救,为复工复产复市贡献出力量。
他们当中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更不乏广大个体工商户。正是这些数以亿计的市场主体,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物质支撑,为我国经济发展抵御住疫情冲击奠定了基础。
“追”,是眼下所有人的一致共识。经过数月奋战,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每一名经营者都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力争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与精准施策。面对风险挑战,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
在近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就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我国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
记者看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紧紧牵住保市场主体这个“牛鼻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竞争力,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艰难困苦终被战胜,奋起直追只待今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壮大。如今,有着亿万市场主体产生的澎湃动能,中国经济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李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