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范儿”

——起重运输机械标准故事(三)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08月18日 A7 版)

  判断题——沉舟侧畔千帆过
  起重运输机械行业跟国民经济发展关联较强。大到建造航母所用的龙门起重机,小到每辆小轿车后备厢中的千斤顶,乃至滑雪时坐的缆车,都和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密不可分。
  如何满足新的技术需求、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考验。专家、学者以及用户提出的问题,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都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把质量摆在首要位置,而标准则是质量的一种衡量和保证。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院(以下简称北起院)成立于1958年,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由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行业技术研究所,发展成为集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工程承包、检验检测、咨询监理服务为一体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这里就是张喜军曾经工作和成长的地方。
  “北起院用标准进行引导,以学会、协会作为支撑,靠科研团队实现落地,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从而实现当前良好的创新发展势头。”张喜军说。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北起院承担了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7)、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1)、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2)、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99)四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27/SC 3)的秘书处职责,主要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工作,包括编制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组织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培训、技术内容咨询答复及标准技术内容解释等。
  自1997年以来,北起院组织完成了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10595—2009《带式输送机》、GB 14784—2013《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T 10827《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系列国家标准、GB/T 6104—2005《机动工业车辆术语》和JB/T 9018—2011《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规范》等400余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数以万页计的标准文字资料背后,是无数个像张喜军一样的“标准化人”的辛勤付出。
  目前,张喜军担任主任委员的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北起院,北起院同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 96)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这样的设置使得秘书处可以顺利开展协调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两方面工作。
  张喜军主张,在国内标准方面,要深化标准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标准体系,建立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框架;在国际标准化方面,要深入研究国际标准体系特点,取长补短,使国内、国际标准深度融合,要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国内标准的国际认同度。
  “在新的形势下,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重道远,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行业标准化的工作方向,充分发挥好技术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际间的桥梁作用。”张喜军说。
  (摘自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中关村标准故事2》作者:姚 璟)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