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公里外的援助
——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赴西宁开展监督抽查检验工作侧记
8月16日清晨,受青海省西宁市市场监管局委托,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21名精兵强将,在副院长王晋带领下,赶赴2000公里外的西宁市,对当地的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抽查检验。
任务越重责任心越强
前不久,直属分院连续第三年中标西宁市特种设备监督抽查检验项目。此次中标项目包含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四大类特种设备的监督抽查检验以及西宁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重点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检验人员刚到西宁,顾不上旅途劳累,就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配合下紧锣密鼓开展工作。他们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西宁市70余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近200台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检查。时间紧,任务重,不仅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还要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
在本次监督抽查检验工作中,电梯安全评估占较大的工作量。检验人员以老旧小区、医院和商场为重点,采取双随机方式抽查电梯。检验环境差、设备状况复杂,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除了要深入现场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外,每天还要审查大量的管理、检验和维保资料,连续几小时不间断查阅成为常态。
时间越紧计划性越强
由于此次检查的特种设备分布范围广,有些位于偏远地区,检验人员兵分九路,每组每天都要辗转于两到三个检验现场,现场之间距离最远达100多公里。有的现场因为前一天下雨,道路泥泞不堪,检验用车无法驶入,检验人员只能步行十几分钟到达现场,检验结束后已是满脚泥、满身灰。
时间越紧,检验工作越要提前谋划、周密安排。每天晚餐后,检验人员放下碗筷,就着餐桌开起会来,对当天的工作进行交流小结,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布置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为后续有条不紊开展检验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检验人员的午餐都是就近解决,经常是简单吃上几口就匆忙赶往下一个检验现场,有时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赶回驻地。
“高反”越大意志力越强
西宁地处高原,气候干旱,对于来自江南水乡的年轻检验人员是一种挑战。在工作之余,他们在生活上还需要与大自然“抗衡”。首先,不敢洗澡,怕出现高原反应,一旦感冒很难痊愈,会影响工作进度;其次,气候异常干燥,一些检验人员早起时鼻子里有淤血,皮肤干燥起静电,甚至出现鱼鳞状;最后是睡眠问题,因身体一时难以适应,有些检验人员出现视力模糊、后脑胀痛、失眠等状况。
电梯检验室的陶杰到西宁的第一天就产生了较大的高原反应,头痛难忍,彻夜未眠。但他克服身体诸多不适,身兼双职坚持工作,除了参加日常检验工作外,还负责原始记录的打印。每天检验回来,无论多晚,他都要帮其他同事打印好第二天的全部原始记录,平均每天打印和复印原始记录近800页,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检验员姚远每天流鼻血,但他仍然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平均每天辗转3个检验现场,蹲在狭小电梯底坑里工作是他的日常“操作”。检验员吴斌发现安全隐患后,立即与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工作人员沟通,告知存在风险,提出解决方案,并现场帮助其整改。
江苏特检院的“安全卫士”,用精湛的业务技能、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高质量完成检验任务,高水平打造“江苏特检”品牌,为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受到西宁市市场监管局和被检单位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在青藏高原上谱写了一曲江苏特检人的动人赞歌。
□朱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