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切实推动“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

共建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入选“十大智慧监管创新举措”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年10月22日 A2 版)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应忠伟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指导好活公司。


  □好活共享用工模式示意图。

  本报讯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0中国市场监管论坛”上,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共建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入选“十大智慧监管创新举措”。这是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单位。
  近年来,随着AI、物联网、区块链、5G技术和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一系列新经济、新业态、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列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昆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迅猛增长,目前总量突破80万户。如何破解人少事多的监管难题,切实提高监管效率?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在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昆山市委和市政府、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支持下,着眼“放管服”改革,瞄准共享经济发展新形势,联合昆山市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人社局、税务局、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好活(昆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筹划设计,于2018年9月建立起共享经济灵活用工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好活平台)。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协助好活(昆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好活平台,让灵活就业人员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以“创客”的商事主体身份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大大激发了创业潜力。针对好活平台新增的大量经营主体带来的监管难题,该局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协同监管的方式,加强对新型共享经济事中事后商企协同监管,将市场监管服务搬上线,形成多部门监管、以网管网、社会共治的新模式,实现了对新型共享经济的有效管控。
  此外,该局将好活平台对接省局全程电子化登记集群注册系统,实现个体工商户“不见面”批量注册,合力打通系统数据壁垒,降低企业登记注册门槛,为服务地方共享经济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截至2020年8月底,好活平台新增市场主体超40万户,平均月增市场主体超3万户,实现营业收入近60亿元,纳税2亿多元。2019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以《要情专报》形式,将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协力搭建好活平台发展的情况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办公厅。
  为有效防范风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昆山市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与好活公司联合建立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基于“六真”(真实主体、真实意愿、真实业务、真实合同、真实资金、真实票据),构建“四流”(业务流、资金流、票据流、合同流)监管及风险监控体系。
  该监管平台对所有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交易数据进行监测统计,以实际经营数据进行自动化批量年报,保证平台所有个体工商户按时年报且年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平台采取区块链技术,将平台上所有企业经营状况、用工情况,企业和创客注册情况,以及相关交易信息(合同流、资金流、业务流、发票流、凭证)等数据集成、存储,确保交易数据真实、有效、透明且不可篡改,并且共享给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公安等相关监管部门。
  “各部门可通过查询界面,实时掌握创客的业务、缴税、社保等信息,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最大程度保障个体工商户利益。”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局将继续加大部门协同力度,加强数据建设,提高智慧监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保护和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王 平 陆送波 孙鹏飞/文并摄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