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新发展格局
本报讯 山东省烟台市日前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
《方案》包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高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构建社会共治保护格局、强化组织保障五大类20项内容。据介绍,烟台市将制定“十四五”烟台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筛选出100家以上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建立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单位库。到今年年底前,全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维权援助机构覆盖率将达到100%。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烟台市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鼓励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加快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示范区;加强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知识产权境内流通环节保护和进出口环节保护无缝衔接;积极参与跨区域办案,建立知识产权重大案件办理协作通道,完善案件异地执行定期通报制度。
根据《方案》,烟台市将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以及烟台市八大主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维护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等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针对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方案》明确,烟台市将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审理系统,对简单知识产权案件适用独任制审理;完善维权援助公益服务,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专家库,建立百名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队伍,筛选100家以上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建立市、县两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单位库。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是关键。《方案》提出,烟台市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鼓励引导部门、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到今年年底前,培养涉外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实务人才50名。
□孙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