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服务大局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厅长刘化文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3月09日 A2 版)

  新增市场主体恢复快速增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2020年工作成果,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对2021年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其中多处涉及市场监管工作。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厅长刘化文接受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专访,结合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畅谈了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下一步工作打算。
  刘化文表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成绩总结客观全面,工作安排重点突出,是高举旗帜、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中提到继续放宽市场准入,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任务,为下一步市场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化文介绍,近年来,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服务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大局,取得了新的成效。
  刘化文列举了一组数字,“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等特殊困难挑战,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和企业户数分别增长12.2%和21.1%。截至今年2月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66.94万户,同比增长9.36%。”
  企业开办更便捷,企业准营更容易,竞争环境更公平,市场监管更有力,保障措施更完善,在介绍市场监管部门有关工作成果时,刘化文用了5个“更”来总结。
  刘化文进一步介绍,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履职作为、服务大局,一是实现企业开办所有环节一网通办,全程“零见面、零干预、零等待”,时间压缩至1天内,有关做法被国务院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二是较好完成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办证时间平均压缩40%以上,受益市场主体达17.6万户。三是出台了维护企业公平竞争实施意见,加大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力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四是积极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省联合检查部门达31个,联合抽查比例平均达到21.6%,居全国前列。出台“三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意见。五是打造东北区域NQI高地,搭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中国(吉林)、中国(长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刘化文指出,下一步,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方位运用市场监管各项职能,以严新细实的工作作风,以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人才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六个环境”建设为重点,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全力助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
  刘化文表示,近日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已经推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十条措施,具体包括2021年底前企业开办全免费、近似名称不审查、允许集群注册、重大项目预约办、推行住所登记承诺制、压缩行政许可办理时限、新建30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全省联合抽查比例平均不低于22%、实行“简案快办”、对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无过错不罚”等举措。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高效履职尽责,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吉林经济起好步、开好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李晶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