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消费在海南
——海南省加强消费维权工作纵览







数点据看
今年1—2月,全省共接收社会公众投诉举报9826件,较2020年同期的10448件下降5.95%。
共接收投诉8830件,同比下降5.57%;举报996件,同比下降9.21%。
所有投诉、举报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9.76万元。
1—2月投诉举报数据综合分析报告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今年1—2月投诉举报数据综合分析报告。报告显示,1—2月,共接收社会公众投诉举报9826件,其中投诉和举报分别占社会公众投诉举报总量的89.86%和10.14%。所有投诉、举报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9.76万元。
投诉举报基本情况
1—2月共接收社会公众投诉8830件,其中商品类投诉3726件,占投诉总量的42.2%;服务类投诉5104件,占投诉总量的57.8%。
在商品类投诉方面,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一般食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交通工具、烟酒和饮料。投诉的主要问题为售后服务、质量、价格、食品安全、合同等。
在服务类投诉情况方面,居前五名的分别是餐饮和住宿服务、物业服务、停车服务、销售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投诉的主要问题为售后服务、价格、食品安全、合同、广告等。
1—2月共接收举报996件,其中商品类举报516件,占举报总量的51.81%;服务类举报480件,占举报总量的48.19%。
在商品类举报方面,前五位分别是一般食品、家居用品、化妆品、烟酒和饮料、服装鞋帽。举报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食品问题、价格违法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等方面。
在服务类举报方面,居前五位的分别是餐饮和住宿服务、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销售服务、美容美发和洗浴服务等。举报的主要问题为广告违法行为、价格违法行为、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合同行政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等。
投诉举报热点集中
1—2月的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一般食品、餐饮和住宿服务、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及物业服务等方面。
在一般食品方面,共接收一般食品类投诉1055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28.31%。此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购买到失效、临期、变质的食品,商家拒绝处理;餐饮店无证经营,卫生条件不合格;利用广告夸大宣传食品有治愈疾病功效;商家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存在缺斤少两等。如有群众来电反映,保亭县某小作坊早餐店推车上的食材没有遮挡防蝇网,卫生较差。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早餐店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当事人停业整顿。
在餐饮和住宿服务方面,共接收餐饮和住宿服务投诉1213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3.77%。此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预定的房型与网上描述不符;已预定的民宿、客栈被要求加价才可入住,预定条款中未作说明;餐饮店拒绝消费者使用本店代金券埋单;餐饮店未明码标价收费;餐饮店禁止自带酒水等。如有群众通过某度假平台购买了琼海市一家客栈的入住券,2月26日前往该客栈入住时被告知无法使用,若想入住必须补差价,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执法人员介入调解,商家最终同意消费者入住。
在服装鞋帽方面,共接收服装鞋帽类投诉332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8.91%。此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购买的服饰在有效期内,未拆封申请退货遭拒;购买的运动鞋出现开胶现象,商家拒绝保修;在“三包”期内,服装出现缩水、变形现象,申请退换货遭拒;网购的服装商家拒绝发货等。如消费者来电反映在三亚亚龙湾奥特莱斯某专卖店购买了一件衬衫,回家洗涤后发现衣服存在缩水问题,联系商家退换货遭拒,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执法人员介入调解,商家同意退货退款。
在家居用品方面,共接收家居用品类投诉272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7.3%。此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沙发、床垫、锅具、手表存在质量问题,商家不履行“三包”服务;桌椅数量缺件,商家拒绝补发;超市、便利店违规销售塑料制品等。如消费者花费6980元在三亚市吉阳区某展览馆购买乳胶枕头和床垫,质保卡上说明非人为的开裂、变形、气泡、坍塌在质保范围内,质保期10年。在使用期间,乳胶枕头发生自动开裂。消费者要求更换,但是工作人员表示枕头属于附加产品,不在质保范围内。消费者认为不合理,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执法人员介入协调,商家同意给予更换。
在物业服务方面,共接收物业服务类投诉45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8.89%。此类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物业高价收取停车管理费,物业根据不同住户自设标准收取水电费,小区电梯未按时年检等。如群众来电反映,昌江县石碌镇某小区的电梯经常发生故障,多次向物业反映未果,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核实,该小区A3、A4栋电梯桥箱救援电话连接主座机未响应,导致维保人员未能及时维修。执法人员现场组织物业、业主、维保人员对安全使用电梯开展宣传,要求物业方全面检修该小区的电梯。现该小区电梯已正常使用,业主对此事处理表示满意。
今年1—2月,举报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无证无照经营,商家以次充好、销售不合格产品,短斤缺两,未明码标价、违规收费,虚假宣传,食品安全卫生条件不合格,使用绝对化用语违反广告法等方面。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12315投诉举报热线及时受理核查处置各类消费投诉举报案件,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化解了社会矛盾,打击了违法行为,维护了群众权益,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头疼事,消费维权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