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记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扬州市市场监管局
开栏语
食品安全是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齐抓共管、协同共治,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4月16日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194个集体、391名个人分别被授予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他们是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优秀代表,为守护食品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为进一步弘扬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本报开设《协同共治护食安先锋榜》专栏,以“监管篇”“机构篇”“人物篇”“协会篇”“企业篇”方式,宣传报道获得表彰的市场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先进人物、行业协会、企业主体,进一步鼓励先进、提振士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四个最严”为遵循,带动更多的食品安全工作者和各界人士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榜样,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协同共治,毫不松懈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江苏省扬州市有文思豆腐、狮子头等殿堂级的名菜,也有虾籽馄饨、鱼汤面、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等巷陌小吃,每年都会有大批食客涌进扬城,只为品尝这独特的美味,“食在扬州”美誉唱响海内外。吃,还链接着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召开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扬州市市场监管局荣获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也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组织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性食品安全工作表彰活动。扬州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也进一步擦亮了“世界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
让百姓“吃得放心”
扬州缘何摘得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扬州这个美食之都又是如何做到“食得放心”的?
瘦西湖农贸市场,位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在这里,用手机“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一块肉、一棵菜的“前世今生”。截至目前,扬州已有21个农贸市场和1个批发市场完成了肉菜流通主体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围绕产地环境、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等环节,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从源头治理,切实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监管能力,为建设“世界美食之都”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禁售长江流域非法渔获物、主城区‘四小’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食杂店、小餐饮店)以及盐水鹅、扬州包子等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整治和规范了全市食品市场秩序。实行地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四小’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完成小作坊登记1133户,完成率100%。”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春风介绍。该局还以示范创建为切入点,不断夯实食品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全市6个县(市、区)目前已有5个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考核验收,全市90%乡镇建成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每年食品抽检超过6批次/千人,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城区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覆盖率达100%。
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在加强日常整治和规范的同时,扬州市市场监管局还严厉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食品安全典型案件。仅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1.8万户(次),查办食品案件864件,其中50万元以上大要案件9件,捣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窝点29处,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92人。在风险防范方面,该局每年完成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9万批次,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同时推动全市116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着力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该局还自主研发了“美滋滋”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大中型餐饮店、养老机构和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农村集体聚餐在平台实行报备,推动了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社会监督责任落实。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结合“世界美食之都”建设和扬州市食品产业特点,制定了一批体现扬州市产业发展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如在全国率先出台《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地方标准,制定并大力宣贯《淮扬宴席通用规范》《扬州早茶经营服务规范》等。在全国率先加强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实行宗教活动场所集体聚餐报备制度;在全省率先加强养老机构、企业职工食堂规范化建设,每年评选100家职工好食堂等。
让食安之网密且实
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考,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织密食品安全网,2020年疫情期间,发布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等疫情防控管理通告3个,劝停餐饮单位聚餐、农家宴23.3万桌,减少聚餐240万人次。
该局在全国率先推行“无接触配送”模式,2020年春节期间,扬州市网络订餐不接触配送量居全国城市第二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5个,启用了省级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和市级冷链食品监测平台。截至目前,入网主体数1212户,冷库数1542个,第三方冷库19个,实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店特别是经营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监管全覆盖。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为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我们欢迎社会监督。”胡春风表示。该局通过开展“月月食安行”、“世界美食之都”食品安全故事采访等活动,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浓厚氛围。
□扬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