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大“橙”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6月12日 A4 版)

  看新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视察艾草产业,让我想起我们秭归县宋发龙的“屈艾艾”。
  今年43岁的宋发龙,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耕艾草经济,形成艾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成秭归的特色产业。
  通过考察和试种,宋发龙发现秭归本地的野生艾草适宜大规模种植,并且效果非常好,于是将九畹溪附近周坪村的30亩撂荒土地流转变成艾草种植基地。他成立秭归屈艾艾制品有限公司,开展保健养生服务。“艾灼入穴延年益寿,灸感循经神清气爽”,秭归屈艾艾制品有限公司门框上的迎客对联与室内陈列架上的艾柱、艾条、足浴包、艾茶、足贴、艾绒被、艾枕、香包、香膏等艾产品相得益彰。该公司还对艾草深加工,并申请注册商标,与布艺加工厂、制茶厂等企业联手合作,积极拓宽产业链。目前,已开发非遗保健类屈艾艾草制品20余种。
  提及艾草的好处,宋发龙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艾草既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入寻常百姓家,它的产业链还很长。他表示,接下来,会着手打造宜昌等分店,并寻找合适的土地,增设新的艾草基地,力争与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相融合,提升价值、带动创业、增加就业。
  秭归还有一个大产业就是“秭归脐橙”。“秭归一年四季有鲜橙!”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秭归脐橙”声名在外。尤其现在这个季节,“伦晚”脐橙花果同枝,田间地头,到处散发着橙子花的清香。秭归的山间、河谷、道旁,西陵峡畔以及长江沿岸,全是橙子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
  我不是秭归人,每年都会有同事和好友将自家种植的橙子送给我。归州镇彭加坡村的向大哥夫妻就给我送过橙子,他们曾在我工作过的市场监管所当驾驶员和炊事员,经常向我讲起家里的情况。
  曾经,妻子生病去镇卫生院做手术,却拿不出钱来,最后还是找别人借的。自从地方政府组织人员进行科学考察和试种摸索,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之后,向大哥夫妻就加入种植“大军”。短短几年,他们翻修了楼房,添置了私家车,在银行有了储蓄。现在,孩子长大了,夫妻俩时不时还来一趟省外旅游……前不久,向大哥专门打电话给我,咨询关于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流程和手续,言语之间,满满的都是信心与期待。
  在秭归,像宋发龙和向大哥夫妻这样靠艾草和脐橙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眼光投向更宽、更远处,尝试新的业态,延伸产业链,从“小打小闹”一步步朝着产业化迈进。

□湖北省秭归县市场监管局 吴雪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