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打造核心竞争力
——玉林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局派出工作人员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玉林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行业涵盖范围广
截至2021年3月,玉林市注册资本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有71172家,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20.05%。中小微企业从事的行业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创造财富和促进市场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方面存在制约
一、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低。中小微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经营管理,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服务水平一般,市场竞争稍激烈就会有部分中小微企业倒闭。2020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上线上销售商品走红,市场竞争更激烈。据统计,2020年,玉林市某建材市场有5家中小微企业倒闭,办理了注销手续,占该建材市场企业数量的5%。
二、中小微企业重“制造”轻“创造”。相对于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更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存在重“产权”无“知识”、重“制造”轻“创造”的现象。部分中小微企业虽然在生产过程中研发创新出技术成果,但对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视不够,忽视了科技成果产权转换。以发明专利为例,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全市74552家企业中,仅有130多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权,其中大型企业如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拥有719件,占全市工矿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的62.25%;广西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拥有49件,占全市工矿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的4.24%;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1至3件的中小微企业为110多家。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活动单一,仅局限于简单的自我实施,即将自己注册的商标及专利技术等应用在产品生产、服务中;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积极性较低,只有少数企业通过转让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以及通过质押融资等实现其知识产权更大的价值。
三、由于信用不高与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资困难。中小微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既缺乏信用背书,也缺乏房产等有效抵押物,按照银行现行贷款制度,很难受到银行“青睐”。目前,玉林市部分中小微企业仍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规模偏小,结构单一,普遍缺乏实物抵押,造成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影响了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转型,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如2020年3月和4月,玉林市某商贸有限公司、广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周转资金紧缺,分别想向银行贷款30万元,由于没有抵押物及没有企业担保,导致贷不到款。
切实找准突破口
一、加强创业培训。建议自治区人力资源、商务、发改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创建中小微企业创业平台,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计划、市场采购、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商品质量。同时,及时调整经营行业、商品种类,充分利用现有的帮扶政策加大对从事线上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增强中小微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出台帮扶政策。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普惠型金融政策。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获得的资金支持,要用于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进授信审批和风控模型,提升融资需求响应效率。细化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和授信尽职免责要求,借助政府财政部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和客户管控平台,通过政府提供一定金额的风险补偿资金作为风险缓释措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少抵押物的难题。同时建议国家层面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方面的帮扶政策,帮助与引导中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国家层面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力度,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保障引领作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围绕玉林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加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建议提高玉林市本级专利资助和奖励奖金,以促进优化提升专利质量。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政策,通过开设知识产权培训班等形式,帮助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引导与帮助企业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人才管理机制,激励中小微企业实现发明专利“零”的突破,为企业创造更多无形资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局 胡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