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枣”长成“大产业”标准引领显成效

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八)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6月29日 A7 版)

  沾化冬枣标准化示范区是原沾化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建设的第三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近年来,沾化区依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标准在冬枣全产业链的应用实施,从山东省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举成为“全国人均水果收入第一县”和“中国冬枣之乡”。

主要做法
  政府标准引导,市场标准响应。制定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绿色食品—沾化冬枣生产技术规程》等山东省地方标准以及《沾冬2号》《沾化冬枣建园、栽植技术规程》《沾化冬枣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等团体标准,规范沾化冬枣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各环节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促进沾化冬枣通过标准化实现品牌化。沾化冬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官方标志,连续两届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2020年,沾化冬枣第三次荣膺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56.11亿元。
  提高土地流转标准化集约化程度。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将土地折股入社,签订入社协议书,合作社再将土地租赁给龙头企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当地以平均每亩1500元的标准流转土地10万余亩,建成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枣园500余个,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及设施标准化栽培新技术,惠及农户6万余家,全面释放了农村劳动力,解决了进城农户的后顾之忧和留守农民耕、种、管、收的问题。
  大力实施“111”培训工程,强化三级网格标准化培训和服务。龙头企业对种植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对冬枣全产业链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种植过程的可控性、科学性和追溯性,这一举措极大调动了农户应用标准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产业扶贫,农民致富。示范区每年依托专业合作社建成100处培训基地,行业协会组织100次大型培训会,培训枣农10万人次,宣贯冬枣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管理、仓储加工和电子商务标准,让沾化冬枣“依标生产”。
  立足一产业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标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设冬枣深加工智慧园区,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研发冬枣休闲食品、冬枣饮品、果醋、啤酒等,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发展电商4000余家,采用线上、线下标准化营销,年销售冬枣近8000万斤。同时,带动辐射旅游、餐饮、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把沾化冬枣产业打造成为“接二连三”的综合产业。

取得的成效
  示范区走出了“标准助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示范带动当地建成50多万亩标准化种植园,年产沾化冬枣近10亿斤,销售收入近40亿元,相关产业产值超过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带动20余万枣农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沾化冬枣生态园被评为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