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山寨食品进农村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7月22日 A6 版)

  最近,笔者在外地调研时发现,农村地区山寨食品较为普遍,据当地一些商户说,山寨食品大多在城郊和乡镇生产和销售,因为价格便宜,生产和销量都不错。
  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对农村山寨食品实施重点监管,有效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但一些违法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遵守《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生产、加工、销售山寨食品,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制作环境比较隐蔽,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又处于监管薄弱地带,部分地方的监管力量覆盖不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欠缺,甚至由于消费能力弱而刻意购买山寨食品。
  问题就是方向,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首先,要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实行分片划分、责任到人,对农村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等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责令生产或销售企业及时整改,并依法处理,形成震慑力。其次,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在政府部门间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形成查处山寨食品监管合力。第三,要及时处理群众对山寨食品的投诉,响应群众诉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同时,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增强食品经营者知法、守法意识。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让广大农村消费者充分意识到,价格低廉的山寨食品风险隐患更大。

□张培胜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