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区强强联手 龙头企业跨地联姻
——湘滇共绘中国黑茶振兴乡村新蓝本见闻
七月流彩,蓄势待发。7月26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共湖南安化县委、安化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征程·携手并进——黑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黑茶之乡安化万隆黑茶产业园举行。湖南益阳、云南普洱两地政府领导、茶界专家、茶企老板和媒体代表齐聚安化,以“中国黑茶·乡村振兴、推动中国黑茶生物资源升级发展”为题,共同探讨如何打造中国黑茶振兴乡村新蓝本。
因茶而得名 因茶而兴旺
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两大核心产区之一,千年来以茶立县,素以盛产黑茶而闻名。2007年以来,安化县审时度势,举全域之力把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累计纳税近16亿元,连续12年位列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
同是中国黑茶两大核心产区之一的普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安化一样,都是因茶而得名、因茶而兴旺。普洱茶产业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茶农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成为普洱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重要力量。此次两地茶业跨区域联手,龙头茶企跨地联姻,旨在进一步助推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黑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安化县委书记刘勇会在致辞时表示,安化县作为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益阳市“两点一片”乡村振兴重点县,将充分发扬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黑茶产业,实现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安化、普洱双边高层多次互访和交流,致力将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这两款地理标志产品联合打造成中国黑茶产业的标杆,使中国黑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他坚信,湖南华莱与云南龙润的强强联手,定将抒写出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篇章。
携手打造黑茶产业世界品牌
活动现场,安化县人民政府、云南龙润集团、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双边招商协议与合作协议。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社强表示,安化黑茶携手云南普洱,湖南华莱牵手云南龙润后,将精诚合作、强强联合,继续做好科技赋能、文化引领、产业融合、乡村振兴,携手打造中国黑茶产业的世界品牌。
云南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表示,华莱与龙润的合作,既是商业模式的革新,也是品牌理念、组织架构、产品开发、营销模式等一系列的革新。“华莱与龙润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打造共有的品牌,建立共享的渠道。上至茶农,下至茶叶消费者,均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实惠。如果几百万茶农的生活由于我们的成功经营得到改善,这将是中国茶企最大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这一代茶人最有意义的事情。”焦家良说。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孙忠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顾问陈勋儒,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线勤,原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二级巡视员余平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黑茶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业务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别就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等3个方面,提出不少真知灼见,为中国黑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赋能。
孙忠焕指出,文化就是“人化”,是人民赋予茶文化,构成精神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是社会创造了茶文化。文化具有无限引领力和指导力。要把传承与创新融合好,把科技与茶产业统筹好,让茶不仅能饮还可以食和用,多功能发展,与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要相结合,把品质和品牌融合好。
余平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广度深度难度并不亚于脱贫攻坚工作,政府要从三个方面转变。一是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向全面乡村振兴转变,二是从帮人到户到区域发展转变,三是脱贫攻坚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与市场共同引导推进乡村振兴转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现代化一体设计,凝聚力量,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中共思茅区委常委、副区长方成刚,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提名人选杨正华也分别发表对本次产业融合升级的看法,展望湘滇两省、思茅和安化两地的未来发展。
□本报记者 袁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