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两项非遗项目有了地方标准

助推苗族芦笙踩堂舞演出和侗族百家宴服务规范化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年08月24日 A7 版)

  本报讯 8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的《融水芦笙踩堂舞演出服务规范》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服务质量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苗族芦笙踩堂舞演出服务和侗族百家宴服务有了地方标准。
  据悉,芦笙踩堂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系列坡会群》的重要内容。《融水芦笙踩堂舞演出服务规范》统一了芦笙踩堂舞的演出音乐、舞蹈动作、演出程序、吹奏方法等内容。比如,表演时,室外场地要平坦、宽敞、安全;室内场地面积不得小于80平方米。参加的男演员不少于10人为宜,女演员不少于6人。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侗族百家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服务质量规范》明确,服务流程包括拦路迎宾品油茶、民族歌舞表演、吃百家宴、跳多耶舞和宴后送客,每张餐桌应配备一套公用筷勺器具,要提供5种以上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菜肴,且每桌菜品不少于10个,敬酒应尊重游客意愿,不得强求游客喝酒。
  上述两项《规范》由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指导,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起草。近年来,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柳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推进地方旅游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规范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服务市场,以标准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地方特色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孔国俊 卢贵纯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