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评价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讯 (记者 陈 静)近日,由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发起的科技成果评价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据悉,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426亿元,是1991年的170.7倍,居世界第二。在强大的科技资金投入支持和科技人员的奋力拼搏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而科技创新要落到实处,促进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科技成果评价在其中至关重要。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方面专家围绕科技成果评价“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等问题,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全面落实中央深改委《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及多元评价体系。
标准是评价的依据,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对于引导和促进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李闽榕表示,研究和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标准,要深入认识把握创新的本质,深刻把握反映创新现状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简便操作与客观评价的关系,科学把握科技成果的特性与共性的关系。
论坛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发布了《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团体标准)》。记者了解到,该标准强调对科技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重在体现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五个方面价值。标准明确了科技成果的评价主体、评价流程、评价方式等内容,将科技成果分为特大成果、重大成果、重要成果、优秀成果、优良成果、良好成果、一般成果、初步成果、小微成果、潜在成果十个等级。标准实施后,将助推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经济、科技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