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闻是一种态度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2月22日 A4 版)

  当编辑的时候,总有通讯员问:怎样写稿件才能提高见报率?有的通讯员比较用心,经常仔细阅读其他见报稿件。也许他们想:如果按照见报的稿件那样去写,见报岂不达到100%!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新闻稿件是否写得好,能否被选用,多数时候不取决于编辑的态度,而是取决于作者的态度。
  写新闻不同于写简报、写讲话稿,更不同于文学创作。写新闻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客观真实。实际发生了哪些新闻?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一定要真实地再现出来,不能想当然,更不能为取悦编辑而进行夸大甚至想象。新闻的第一要素是客观,即用简练的语言,把事实客观地反映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有的通讯员说了:我们这里比较偏僻,没有好的经验做法,不值得写。这也是一个误区。写新闻的另一个态度就是善于挖掘。那么,位置较为偏僻的市场监管所有什么可写的呢?这就需要挖掘。每个市场监管所都是一个集体,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有工作方面的,也有道德建设方面的,还有点点滴滴的生活。不同角度的挖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取得的新闻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新闻还有一些基本的态度,比如写新闻的目的。有人觉得自己掌握的素材有价值,为了获奖,而一遍遍地“创作加工”。岂不知,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失去了写新闻的初衷。用手中的笔,第一时间把所掌握的有价值的信息报道出来,是写新闻的目的所在。新闻稿件虽然也需要“打磨”,但这种“打磨”是基于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可以构思布局,可以变换角度,可以穿插背景材料,但万变不离其宗,新闻稿件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新闻事实本身。
  写新闻不仅事实要新,写法也要新。有的通讯员喜欢模仿他人见报的稿件,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别人这样写可以见报,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岂不知,第一篇那样写有新意,同样的手法写出另一篇就失去了新意,甚至让人觉得是“东施效颦”。通讯员写新闻稿件,要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客观地反映本地区的工作,重要的新闻及时发,有价值的新闻深度挖。无论新闻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说法永不过时。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就不能总想着自己写的稿件能不能发出来,而要把重心放在深入采访上,放在对新闻的深度挖掘上。
  态度端正了,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通讯员和记者一样,都属于新闻工作者,既然是新闻工作者,就应具备一种态度,那就是尊重新闻事实,忠于新闻事实。这种态度反映在新闻写作上,就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深度挖掘,然后客观地报道出来。

□刘 永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