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市
食品安全是重大政治责任。菏泽市是山东省的“南大门”、华北平原的“核心区”。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7,蔬菜约占全省的1/10,瓜果约占全省的1/4;市内拥有17处大中型农贸市场,辐射20多个省市,出口10余个国家。保障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坚持党政齐抓,守土尽责。2021年菏泽市被命名为“山东省食品安全市”,省级食品安全县区完成全域创建。2022年是菏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起步之年,须以最高标准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对标对表抓落实、补短板,坚定不移地把“四个最严”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规定》贯彻落实,明确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责任清单,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全力抓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安山东”示范业态两大创建任务,深入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农兽药标准化店、牛羊鸡鸭鹅集中屠宰点、餐饮实景培训基地等6个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大集、食品摊贩等8项治理,加快完善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农村食品安全追溯等8大体系。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快检仪器和执法装备配备,确保全部达到“13个1”标准,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日常巡查、监督抽检等手段,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
坚持严字当头,标本兼治。安全的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必须全面从严监管,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混上餐桌。一是抓源头。加强与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大力实施“菜篮子”“米袋子”放心工程,联合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假劣农资、重金属污染等整治行动。二是抓全程。强化市场主体正向引领,积极推广食品生产企业“三标+6S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管理,力争年内17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规范化验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商超”创建活动,积极打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小摊贩和小餐饮集中经营区。三是抓追溯。充分运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及时上传、录入每批产品信息。全面推广食品流通“四码一标”追溯管理,抓好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产品召回、退市下架等监管措施。
勇于改革创新,提升效能。督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落实《菏泽市创新工作举措深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见》,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红黑榜”信用监管、违法信息社会公示、“互联网+明厨亮灶”等监管措施,积极推动智慧监管手段运用,推行商超和“三小”业态食品原料批批快检、数据上传,增强监管针对性。用足用好淮海经济区、晋冀鲁豫执法办案协作机制,加大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公开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形成强力震慑。大力开展“市场监管创新年”活动,鼓励基层监管人员创新监管思维,发扬首创精神,破解监管难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山东省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 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