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已春深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4月22日 A4 版)

  “读书不觉已春深”,这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诗句,如果要说知名度的话,恐怕后一句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叫作“一寸光阴一寸金”。《增广贤文》进行了再创作,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寸金难买寸光阴”。小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而立之后,工作与家庭琐事铺天盖地而来,我又经常用这光阴的名言来勉励自己:再忙,也要静下心来多读点书。
  人们常说,好读书,读好书,我却从来不去探讨好书与坏书的区别。该读什么书,读什么样的书对自己有用,是一名阅读者最起码的素养。学生时代,我们读课本,读童话寓言,读诗歌散文,读小说科幻,读世界名著。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读理论著作,读法律法规,读党报党刊,读经济哲学,读科技金融,读行业指南。茶余饭后,我们读期刊杂志,读微博微信,读心灵鸡汤……我喜欢横竖撇捺在字里行间跳跃的身影,喜欢堂堂正正的方块字散发出独一无二的灵气,喜欢天地俯仰、沧海桑田于段落章节间的起承转合。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神奇的向往。
  向往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些日子,组织上选派我到党校学习,没想到新冠疫情突袭,为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我们被封闭在校。除了集中上课的规定动作,其他时间就由个人自主支配。各种文体活动和友谊赛便轮番上阵,班主任还为大家办理了图书馆借书证,可以每次借三本。
  我较少参加文体活动,心想既然来党校脱产培训,还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当我读到《经典原著选编》,一行行充满政治智慧的词句发出耀眼的光芒。实践、真理、共产主义、实事求是……它们已然重塑了文字的多重含义,我从其中看到了无数求索的身影。
  沿着峥嵘岁月往上,再往上,高高的灯塔照亮了奋斗的足迹。当我读到《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脑海中呈现的是龙江书院朱毛会师如潮的旗帜、沸腾的欢呼,黄洋界上的炮声仍在历史的硝烟里回响,八角楼上跳跃的灯芯里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的人们坚信,现在的我们也坚信。在《映山红》炽热深情的歌声里,我含泪写下了组诗《井冈颂歌》,“让视死如归的勇士都安息吧/在你们前赴后继的版图上/江山葳蕤,国泰民安”。
  当我读到《为人民服务》,耳边仿佛回荡着延安凤凰山枣园沟口操场上浓重的湖南口音,窑洞的风声向大江南北发出了新的动员。七十多年前的血肉相连,一百年前的生死相依,不正与抗疫战场上的旗帜飘扬是一脉相承的吗?去不了一线,那就以笔为剑、以文抗疫吧。“为了我们共同的春天/请微笑着为彼此而歌/为了我们共同的春天/请随时准备好蓬勃的姿态”。
  当我读到《红色家书》,读到《初心》,读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读到《新征程面对面》,读到攻坚克难案例……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感到有一股奋进的力量注入了自己的身体。我必须有感而发说点什么,然后再结合实际,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可是眼下,只能以一篇篇仍需打磨的心得与文稿,来汇报这沉甸甸的收获,抒发未来可期的心志了。
  也曾读到杂书,记住了里头一副楹联: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尽人物性立天地心。这样的情操与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是个费时活、脑力活,得花时间读进去,还得花脑筋悟出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也是个体力活,需要知行合一、久久为功。在这方圆不到十亩的老校区内,我只顾专心学习、埋头读书,却不知教学楼旁的山茶花开了又谢,也不知半绕着学员楼的猴樟越发苍翠蓬勃。谷雨后边,就是立夏了吧。瞧,这狭长的朱湖路,这古老的豆芽巷,在不觉间便已春深。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 李晃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