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赋能创新激活力 严格保护树标杆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4月26日 T14版)

□  图为2021年4月26日,珠海市签订《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框架协议》,进一步统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


□  图为2021年11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高峰论坛在珠海成功举办。

  

数字看点
  截至2022年2月底,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1.49件,位列广东省第二。
  近3年,共处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59件,其中,专利纠纷案件153件、商标侵权案件91件、版权侵权案件15件。
  近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7.7亿元。
  2021年,实现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转让、许可数量1602次。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1.12件,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40项。
  建成14家高价值培育布局中心,成功培育发明专利1160件。
  拥有国家级示范企业9家、国家级优势企业72家,通过贯标企业763家。
  自2019年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广东省珠海市锚定“严保护、促转化、重质量、强支撑、树标杆”五大目标,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环境,为全市经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2年2月底,珠海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1.49件,位列全省第二。2020年珠海市首次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获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指标标杆城市。当前,珠海市正抢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珠澳协同、“四区”叠加效应、创新倍数效应,以“勇向潮头立”的姿态,闯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高位推动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实现全新跨越
  珠海市历来重视知识产权工作,通过不断强化制度设计,以有力的组织领导、有效的资金制度保障和完善考核督导体系,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实现新跨越。
  珠海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学习研究知识产权工作,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出台《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启全市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发展新征程;制定《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纳入各区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严格保护 奠定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坚实基础
  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深入推进“铁拳”“蓝天”“龙腾”“粤清朗”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持续规范专利、地理标志、驰名商标标注行为。近3年全市共处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59件,其中,专利纠纷案件153件、商标侵权案件91件、版权侵权案件15件。
  创新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珠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家电电器产业开展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制定《专利行政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探索知识产权案件惩罚性赔偿适用机制。完善行政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市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0部门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框架协议》。
  健全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成立珠海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珠港澳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提高区域内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和纠纷化解能力。强力推进专利行政裁决工作,2021年“柴油车额定功率部分负荷检测方法”发明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被省市场监管局推荐上报为全国指导性案例。
  初步构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立珠海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库和知识产权纠纷与维权援助指导专家库。全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入库企业114家,首批入库19名专家。指导帮助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应对珠海企业在美国337调查,成功赢得美国337-TA-1106“万向节”齿轮案,为饱受美国337调查困扰的中国兼容耗材企业海外维权增强信心、积累经验。
促进转化 知识产权运用新活力充分释放
  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举办高校、企业专利交易运营对接会,推动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创新研究院的专利成果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挂牌交易。先后成立中国空调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8个知识产权联盟,组建国内首个空调领域技术专利池,为企业提供专利共享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和诉讼成本。2021年全市实现专利权(含专利申请权)转让、许可数量1602次,其中中山眼科中心的1项发明专利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实现市内首单挂牌高价值专利交易。
  推动专利导航与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完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利导航,为项目引进、科研开发、产业布局等重要经济科技活动提供决策参考。疫情期间开展口罩及核心材料熔喷无纺布产业、红外体温检测仪行业等相关领域专利导航工作;围绕家电电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打印耗材等重点产业集群和科研热点开展专利导航工程项目,为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及企业专利布局运用提供对策和建议。
  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动态评估机制,协调金融资源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风险基金来源,优化基金补偿流程,提升基金运营效率。近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17.7亿元。
质量引领 经济产业发展新引擎成效显著
  全面开展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鼓励和支持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截至2021年年底,珠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1.12件,全省排名第二,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40项,其中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36项。全市已建成14家高价值培育布局中心,成功培育发明专利1160件。
  加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鼓励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着力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加大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示范企业9家、国家级优势企业72家,广东省示范、优势企业155家,市优势企业138家,通过贯标企业763家。其中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应对美国337调查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典型案例”,树立了知识产权支撑企业经营发展、有效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的优秀典型。
  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培育工作。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推广,鼓励涉农程度高的地区挖掘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使用“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达26家,年产销量16万吨,营销额约28亿元,已初步形成种苗、养殖、饲料供应、综合加工、物流仓储、出口贸易等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带动1600多户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深入改革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民高效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珠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TISC)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网点建设,结合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在重点产业园区、高校设立15个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和5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开展重点企业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制定《企业科创板上市知识产权工作指引》,帮助企业解决在科创板上市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人文环境。每年定期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系列宣传活动,组建知识产权志愿服务专家团,制作知识产权宣传短视频,举办“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中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推动知识产权理念深入人心。举办知识产权维权、交易运营、金融、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等多样化培训。近3年培训人次超过10万人次。
珠澳协同 谱写知识产权跨境合作新篇章
  推动粤港澳知识产权领域深度合作。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举办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高峰论坛,支持“一带一路”中葡中拉知识产权创新和转化联盟建设,助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层次。
  搭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示范平台。与澳门共建琴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门户框架、大数据检索、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完成澳门大学首单专利价值评价,进一步深化澳门高校与内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交流。
  下一步,珠海市将继续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创新质量、提高转化效能、优化公共服务、深化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工作组合拳,以更高目标追求和更大工作力度,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珠海市市场监管局供稿)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