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成立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

两百家企业重获“健康肌体”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5月28日 A3 版)

  本报讯“信用修复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今后,我们一定依法诚信经营,打造良好的信用口碑。”日前,安徽省枞阳县项铺镇某农庄修复信用后,农庄负责人张女士高兴地说。当天,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及枞阳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及时帮助该农庄办结好一般失信行为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消除行政处罚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提速,农庄经济站上了发展的“风口”。项铺镇某农庄因违规销售酒水受到行政处罚,虽然事后也积极整改,但行政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后,信用因此受到影响。前些日子,张女士大为苦恼,农庄存在不良行为记录,贷款迟迟办不下来,规划好的项目受阻。无奈之下,张女士向铜陵市市场监管局申请信用修复,没想到只要一天时间就办好了,而且还是上门服务。
  企业一旦失信,意味会处处受到限制。年初,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走访调研时发现,一些企业因不清楚行政处罚后将受到信用约束,或者信用约束期满后未及时申请修复信用,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诸多活动中受到限制。针对企业的“信用痛点”,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携手市发改委、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成立了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对失信市场主体严惩宽爱,在加强失信市场主体联合惩戒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诉求闭环服务模式和跨部门信用修复全程响应协同联动机制,以“当日办结、上门服务、联合办公、集中培训、守信激励”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帮助“唤醒”失信企业,指导失信企业及时改正违法失信行为,全方位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企业信用唤醒服务联盟成立后,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等部门依托大数据精准筛选存在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并针对企业不清楚自身违法失信记录,不了解如何开展修复等问题,主动发出修复提示,提供“一站式”服务,赢得企业一致好评。
  “信用修复是对失信主体的一种纠错机制,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全市摸底在册违法失信企业2000余家,已修复完成200家。”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健康说。接下来,铜陵市将进一步加大信用修复帮扶频次和力度,还将给企业“治未病”,对于首次轻微违法行为,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要求企业在免予行政处罚的同时出具信用承诺书,逐步降低失信风险,更好发挥信用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

□袁瑞阳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