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燕赵大地换新颜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7月19日 A4版)

□  2021年5月8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取得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同意将“雄安”字样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权限下放河北。图为“雄安”字样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权委托下放签约仪式。


□  保定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市场主体开展“双随机”抽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九次赴河北省考察调研,为新时代河北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从太行深处到渤海之滨,从冀中平原到塞外山城,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燕赵大地的乡村田野、城市社区,指导河北走好改革发展新路。
  牢记总书记嘱托,河北省市场监管卫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契机,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奋力书写“赶考”路上新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放”有力度 为企业经营“松绑减负”
  市场主体是稳住经济基本盘和就业的中坚力量。河北市场监管卫士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多策并举为企业经营“松绑减负”。2018年11月3日,新组建的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成立,深化“放管服”改革驶入快车道。
  “放管服”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河北省市场主体总量由2013年底的222.22万户,发展到2022年6月底的757.65万户,增长2.4倍,总量居全国第七。
  5年前的春天,恢宏的“未来之城”画卷,落笔雄安。
  2018年11月以来,河北省以雄安新区等为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将省本级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权限全部下放各市,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全部赋权乡镇街道,对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雄安事雄安办”。河北省逐步赋予雄安新区省级经济管理权,省级的审批权343项全部下放给雄安新区,投资项目过去审批需要60多天,雄安新区只用15天左右。在市场监管总局支持下,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将“雄安”字样企业名称登记权限全部委托下放雄安新区,大大提高了审批工作效率。
  5年来,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在新区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3700多家。
  雄安新区的成功经验,只是“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1年,河北省已将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至417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四扇门”,直接取消审批68项、审批改为备案15项、实行告知承诺41项、优化审批服务404项,企业准入门槛持续降低。
  准入容易了,准营难怎么办?河北省升级“证照分离”举措,深入推行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四办”服务,实行“证照联办”,实现准入准营一体化。
  “以前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要分开办理,资料又多又复杂,现在只需到一个窗口、一次性交齐一套资料就能全部办好,省时又省力。”清河县郭杰贸易商行负责人郭杰说。
  2021年以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在19个民生高频行业推行“证照联办”,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口受理、一网通办、证照同发”,实现准入即准营。截至目前,11504户市场主体通过联办取得相关许可证,“证照联办”9个套餐平均压减法定时限85%、申请材料50%。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率达98.97%,网办率达93.82%,企业准营门槛大大降低。
  企业关心的“入场容易,退出艰难”如何破解?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何江海介绍,河北省作为全国14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建成河北省“简易注”一网服务平台,提升企业退出便利化。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49万户企业以“简易注”方式顺利退出市场。
“管”有精度 “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依托构建科学高效公正的市场监管体系,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巩固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挥信用监管基础作用,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
  保定之名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自古是“京畿重地”。
  作为保障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保定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联合抽查和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充分运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守信激励、失信约束、联合惩戒等信用监管手段,创新实施“信用+”助企惠企服务,创出信用监管的“保定经验”。
  2021年,保定市全年实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行业覆盖率、结果公示率、问题处理率100%,累计培育1953户诚信示范单位,为9485户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让信用成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软”实力和“硬”通货。
  今年6月,保定市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予以督查激励。
  “保定经验”并非个例。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坚持科学精准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持“三无、三结合”,即平台之外无抽查、清单之外无检查、结果处置无例外;双随机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与企业活跃度状况相结合、与市场监管满意度评价相结合。2021年,开展随机抽查3934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449次,抽查企业8万多户。
  河北省抓住信息归集、风险分类、约束惩戒三个关键环节,将全部220万户企业按照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对高风险企业加密频次重点监管,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2.55万户企业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监管离不开公平公正。河北省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共清理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各类政策措施1.7万件,修改调整、废止200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万件,移送公安机关74件。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在表现亮眼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在何江海看来,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十分必要:“河北省对‘三新经济’市场主体给予1至2年包容期,加强行政指导。制定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基准,区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等情形,实施审慎执法。同时,出台涵盖66项轻微违法事项免罚清单,给予市场主体自我改正的机会。”
“服”有温度 将“利企便民”进行到底
  聚焦影响群众创业的“堵点”“痛点”,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在利企便民稳经济上持续发力,用服务的“加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初夏的西柏坡,山峦苍翠、碧水东流。
  2019年,在西柏坡镇政府指导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梁家沟村民成立平山县第一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全村入社的52户农民统一办理营业执照等手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之前外出打零工,一年下来也就挣万把块钱。现在在家开民宿,一年最少能挣三四万元。”村民范美丽欣慰地说。
  如今的西柏坡镇深挖红色资源,不断壮大红色旅游产业。2021年人均年收入达1.26万元。革命老区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到崇礼滑雪去。”昔日的塞外山城张家口,正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新起点,加速打造冰雪旅游服务业,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拓展“一网通办”范围,提升镇街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村、社区电子印章应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崇礼区直接或间接从事冰雪产业及相关旅游业的服务人员达3万多人,帮助9000人致富。
  围绕特色产业深化职能服务,今年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推行“利企便民”措施结硕果。何江海对此如数家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出台支持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15条举措。”
  开展以质量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打假保名优”等为主的服务企业行活动,聚焦全省35个区域产业集群104家龙头企业实施精准帮扶。
  持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大力清理转供电环节不规范加价行为,去年以来退还违规收费1.4亿元,组织直属技术机构为企业减免各类检验检测费用770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河北省“放管服”改革不止步。7月11日下午,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强调,“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做到“一枚印章管到底,清单之外无审批”。抓好“商事制度”和“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一单在列、非禁即入”。抓好市场监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优化政务服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和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新成就令人鼓舞,新蓝图徐徐铺展。当千载难逢的机遇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燕赵大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旧貌换新颜,昂首阔步向前。(图片由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本报记者 倪 泰 通讯员 王秀恩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