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情暖三晋处处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7月19日 A4版)

□“大同黄花”入选2020年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


□二职业技术学校。图为活动现场。大同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知识产权活动,走进大同市第

  山西简称“晋”,古意为“向着太阳前进”,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摇篮。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三度赴山西考察调研,对山西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对山西转型升级寄予殷切期望,引领山西走上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十年间,3500万三晋儿女牢记嘱托,把总书记的关怀关爱,化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际行动,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自2018年10月26日正式挂牌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立足省委、省政府“质量强省、品牌兴晋、标准引领”战略定位,扎实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改革,有效实施知识产权创新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续写高质量市场监管服务新篇章。
出新招 争当市场主体倍增“排头兵”
  全国范围内率先取消名称预核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精简企业开办申请材料,由2018年的16件压缩为8件;推行“审核合一”,登记全程由同一人员受理、审查、核准;探索政银合作,把办事大厅延伸到银行的各个网点……近年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举措频频。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力争2025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600万户左右”。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随即会同山西省48个部门组成市场主体倍增政策创设综合协调小组,初步构建起市场主体倍增“1+1+8+1”政策体系,包括《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意见》《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等。
  “市场主体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微观基础。市场主体倍增是事关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工程。”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九萍表示,“1+1+8+1”政策体系,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消除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隐性壁垒,把兄弟省份先进做法在省内嫁接转化,用好职能“工具箱”,打好政策“组合拳”,部分政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进市场主体倍增。
  据介绍,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把2022年确定为“山西市场监管落实年”,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市场主体倍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召开“山西市场监管落实年暨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视频会议,调度推进工作开展;发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30条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力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印发《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倍增质升的若干措施》,从加强培育、便捷准入、降低成本、精准扶持、提升服务和强化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24项措施;出台《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激发个体经济发展活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以来,山西省各市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举措。吕梁市率先出台《吕梁市支持十大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市场主体10条措施》,统筹奖励资金1.5亿元,激励市场主体倍增,目前实现市场主体总数较今年年初净增达15%以上。太原市打出市场主体倍增“组合拳”,今年1月至5月实现新增市场主体44136户。大同市围绕质量技术全要素精准赋能、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市场秩序全过程公正监管三方面出台21条措施,争当市场主体倍增“排头兵”。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底,山西省市场主体总量为357.55万户,同比增长21.47%,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新安表示,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此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通过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安心的消费环境等实际行动,达到市场主体倍增的显著效果。
蹚新路 打造标准化改革“山西模式”
  2018年3月,国务院批复山西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四年来,山西省把标准化改革与省情实际紧密结合,持续推动综合改革试点不断深入,闯出了生动实践,试出了明显成效,创出了山西特色。
  “标准化综合改革,重在改革、要在综合、成在协同、贵在突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李志强介绍,截至目前,山西省共发布1725项省级地方标准,主导或参与制定26项国际标准、1474项国家标准、1589项行业标准,主要涉及碳基新材料、煤机智能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煤炭清洁高效、轨道交通七大领域。
  6月6日,中国宝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装运新下线的超薄精密不锈钢箔材(俗称“手撕钢”)产品。拿起一片“手撕钢”,轻轻扭折一下,即可感受到其薄如蝉翼的特性。
  不到头发丝直径的1/3,比A4纸还要薄,能用手轻易撕开,却可承受20万次折叠,不变形、不断裂的“手撕钢”核心技术一度被德国和日本等国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如今,太钢“手撕钢”不仅打破这种国际垄断局面,将我国不锈钢箔材的制作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还成为目前全球唯一的宽幅“手撕钢”生产基地。
  “手撕钢”创新突破离不开与标准化的互动支撑。据悉,2021年10月份,在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支持下,由山西太钢等单位主持制定的《不锈钢精密箔材》国家标准通过钢标委专家的审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批后,将正式发布执行。
  互联网推动数字化普及,也为煤矿带来新的生机。2020年6月底,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智能煤矿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为煤矿智能化特别是5G应用提供了“硬约束”。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轻点屏幕上的“一键启动”,井下智能采掘机与放煤机、运输皮带开始联动运转,滚滚“乌金”顺着传送皮带奔向地面。据悉,这个千万吨级矿井,已建成7个智能综采作业面。
  为以高质量市场监管服务,助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全力以赴破难题、增活力、蹚新路,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
  2020年12月1日实施的《山西省标准化条例》第三十一条提出“积极推行山西标准标识制度,推动山西品牌建设”。据此,2021年3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山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忻州市重点农产品小米、谷子、红芸豆、藜麦等杂粮为试点,开展“山西标准”标识培育及评价工作。为期8个月,重点研究“山西标准”(标识)评价关键技术,探索“双编号团体标准+评价”与培育工作体系和模式,并发布多项团体标准。
  “相关工作开展的目标在于积极探索团体标准培育和监管的模式,为‘山西标准’标识制度实施提供实例经验,推动产业升级扩容、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杂粮品牌影响力,为企业带来实处、好处,促进山西农民增收致富。”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标准管理处副处长李昆说,今年“山西标准”标识培育及评价工作将在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中部城市群”拓展,聚焦省内“特”“优”农产品高粱、苹果、香梨等品种,在全省推开。
开新局 打好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组合拳”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调研。总书记叮嘱乡亲们,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呵护好百姓“致富花”已成为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上下的共识。据了解,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挖掘具有地理标志特质的产品,把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作为发展产业、富裕百姓、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比如,“大同黄花”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山西老陈醋”“吉县苹果”列入首批100个受欧盟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吉县苹果”“万荣苹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筹建名单等。
  据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数据,截至2022年6月,山西省拥有地理标志产品27个,地理标志商标100个。
  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便民惠企成效,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还积极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包括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站通·全省行”活动;建成运行中知(山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限公司等。据悉,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由改革前的1.75亿元增加到4.41亿元,增长了152%。
  6月30日,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500万元。该公司拥有20余项知识产权,但因疫情影响面临着融资难等发展难题。了解实际情况后,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主动上门服务,最终帮助企业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质押融资惠企政策真正让知产变资产,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司经营发展的难题。公司将紧抓这一利好政策,努力打造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到。
  蓝图催人奋进,使命引领未来,山西省知识产权工作正在阔步向前。在7月7日举办的山西省市场监管系统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上,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小勤提出,要强化“山西市场监管落实年”各项知识产权任务落实要求,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图片由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提供)

□本报记者 宿志红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