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上墙” 服务“入心”

——银川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点标准化建设记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02日 A7 版)

  国以民为本,民生大如天。
  基本公共服务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的指导下,银川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国家级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点标准化建设,完善村级代办员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便民服务大厅,村级协办员吴雄正在整理桌子上的一堆票据。他是该市社保局聘任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员中的一员。
  “标准化办事流程‘上墙’之后,我们清楚了各事项责任人,现在服务群众效率高了很多。”吴雄表示,标准不仅明确了岗位职责,建立了奖惩制度,还规范了代办制度,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据介绍,银川市目前聘请了像吴雄这样的村级协办员72人。协办员由各行政村、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推荐,各区社保中心确定聘用人员后发放聘书,聘期为2至3年。同时,银川市社保中心联合辖区社保中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每年定期召开社保政策培训工作会议,不定期深入乡镇和村(居),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及经办流程,使基层村级协办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政策动态,进而有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
  “村级协办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办理业务,使得群众申请事项处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银川市社保中心主任田得雨介绍,针对移民流动性大、组织难度大、保险费用征缴难度大的问题,村级协办员在获取移民搬迁安置、户籍转移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保险关系转移、缴费以及待遇领取等情况中发挥作用,帮助确保劳务移民在银川市及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政府财政补贴。截至目前,银川市三区已办理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1.4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待遇3000人。
  “协办员待遇实行基础报酬和绩效考核报酬。基础报酬为每人每月100元,绩效考核报酬计算方式为:在一个缴费年度内,每动员参保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人奖励2元。每年缴费期结束后,由银川市社保中心、各区社保中心、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统一考核,并给予兑现基础报酬和绩效考核报酬。”银川市社保中心标准化试点办公室主任戴玉荣介绍,为更好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满意度,银川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在全自治区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员制度。此次试点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明确协办员工作职责,制定聘用和考核办法,建立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乡村协办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效扩大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银川市辖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11年的3.2万人增加到目前的8.1万人,参保率由2012年90%提高到目前的98%,征缴率由75%提高到97%。”田得雨称,银川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员制度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推动银川市形成了城乡区域社会保险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受到人社部社保中心的高度肯定,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2022年,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论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级协办员制度》地方标准立项申请通过,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社保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张 军 李志强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