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壮话涉老防诈宣传入脑入心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08月11日 A3版)


  本报讯 (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王 丽 陈敏荣)“嘿!阿公、阿婆要记清,市场监管来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鸡蛋’有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生病要去医院医……”看到这段用壮话和桂柳方言录制的涉老防诈小视频,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的张阿姨连连点头:“讲土话,一听就懂了。”
  “百色是多民族集聚地区,农村的留守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平常都是用方言交流。为此,我们特意录制‘土话乡音版’涉老防诈宣传音频、视频,广受老年群众欢迎。”百色市市场监管局宣传科副科长黄茵说。据介绍,该局通过大喇叭扩音器、视频宣传栏等方式,滚动播放“土话乡音版”防诈宣传音频、视频,各民族老年人都愿意听、愿意看,也听得懂、记得牢。
  “除‘土话乡音版’防诈宣传音频、视频外,我们还组织民间艺人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及防诈知识,编成壮族‘嘹歌’向老年群众宣传。”黄茵说。她告诉记者,在壮族歌圩上,这些防诈科普“嘹歌”以老年人熟悉的乡音和曲调广泛传唱,使防诈知识更加入脑、入心。
  记者在平果市坡造镇的歌圩上看到,赶圩的老年人一边听“嘹歌”,一边聚集在圩市的草垛上聊着如何防诈。到镇上赶圩的李阿姨告诉记者:“这个‘嘹歌’教我们怎么防骗,不仅唱得好,还简单、好记也好玩。”
  今年以来,百色市市场监管局编辑60条老年消费提示,通过各级媒体和宣传栏发布2900次。同时,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有效扩大涉老防诈宣传的覆盖面,不断提升包括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老年人涉老防诈能力,切实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