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网监新动力 共建发展新格局

——山东省临沂市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工作纪实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2年10月25日 A6 版)

  开栏的话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发展活力的创新实践。为挖掘、总结、宣传、推广各地示范区创建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形成更加规范、更具活力、更重创新的网络市场发展新格局,本报开设《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巡礼》栏目,重点展示各示范区和创建地在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网络市场监管体系、优化网络市场服务机制、创新网络市场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一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唱响了沂蒙革命老区,也唱出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市是铸就伟大沂蒙精神的英雄城市,这里是一片哺育革命的红色热土,更是一座活力澎湃的市场名城。
  自2017年4月获批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临沂市以打造全国网络市场创新监管和高效服务先行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了传统商贸特色城市发展网络经济的生动实践,创造了网络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临沂样本。

健全完善“四个机制” 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围绕“走在前”的目标,临沂市健全完善“四个机制”,凝聚创建工作合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协调机制。临沂市政府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14个市直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全市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总体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每年配套出台年度行动计划,根据平台经济、直播电商发展趋势,及时部署新任务,描绘了创建工作的“路线图”“作战图”。
  二是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协作,细化明确了每个成员单位创建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召开联席会议和各项专题推进会,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凝聚整合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临沂市政府出台《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对电商平台培育、跨境电商发展等方面进行奖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财政先后投入7614万元用于扶持电商经济发展,投入240万元用于网络市场监管“一中心两平台”建设。
  四是健全队伍建设机制。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基础,编制发布《网络交易监管基础建设规范(试行)》地方标准,将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知识纳入干部教育课程体系。2020年、2021年全市网络交易监管人员业务培训覆盖率均达100%,每人每年培训时间超过50学时。

创新实施“四项监管” 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面对迅猛增长的网络市场主体,临沂市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创新实施“四项监管”,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促进网络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实行线上线下“全面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成立全市网络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实现对网络交易、网络餐饮服务、在线培训、网约车等网络市场的有效监管。近年来,查办网络案件1087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860户,2起案件被市场监管总局评为网络典型案例。
  二是实行事前防范“提前管”。深入转变监管理念,运用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将诚信守法教育纳入电商培训内容,制定电商物流园区、电商服务等地方标准,通过行政指导、告诫提醒等柔性方式,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为网络市场注入诚信守法基因,形成了以事前预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三是实行技术支撑“智慧管”。坚持以科技提升监管能级,在全省率先建设电子数据取证中心、“指南针”智慧信用监管平台和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系统,开发设定23个监测模型,持续优化禁限售商品、虚假广告等监测策略,形成监管触发机制,对网络经营者进行精准监管。
  四是实行社会共治“协同管”。加强与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合作,完善政企数据共享、消费纠纷处置等机制,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单位5225家,协查案件线索1388件,下线违规经营者274户,形成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培植壮大“四类业态” 提升服务发展实效
  依托秩序与活力融合共生的良好网络市场生态,临沂市培植壮大“四类业态”,提升服务发展实效,催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模式。
  一是实行“四统一”管理服务,培育直播电商业态。积极推广“园区基地+供应链”模式,深入探索“市场+供应链+直播+仓配”发展路径,创新实施商品统一供、主播统一管、纠纷统一调、效果统一评的“四统一”管理服务,直播电商实现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电商园区42家,快手用户860多万、抖音用户600多万。2021年,全市直播电商交易额达到271亿元。
  二是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培育跨境电商业态。以临沂被确定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建设了临沂商城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外贸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推动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欧亚班列”融合发展。2021年,全市共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11.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2%。
  三是支持特色企业自建平台,培育垂直电商业态。引导平台企业、科技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新明辉商城、沂川商城、绿爱商城等垂直电商企业,分别成长为劳保用品、五金快消品、糖果定制等领域“小巨人”。近期投入运营的中国(临沂)国际工程物资采购平台,是该领域全国首家综合性、一站式采购平台,对全市垂直电商发展起到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
  四是推行“区域云仓+智慧物流”,培育乡村电商业态。搭建区域性仓储平台,与京东集团等合作建设了县级区域性“智慧云仓”。搭建快递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快递配送和农村农副产品供求信息的及时、准确和畅通。加快市、县、乡、村四级电商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蒙阴蜜桃、临沭柳编等地方特色馆,2021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8.6亿元。
  展望明天,临沂市将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持续深化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打造“临沂商城、中国大集”品牌,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 袁 赞

 

网友最新留言
我要评报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