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29项细化举措支持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本报讯 11月3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举行“《推进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实施方案》”新闻通气会,介绍《南沙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
“《南沙实施方案》与省、市有关任务清单和实施方案衔接,共设置7个方面29项具体任务,其中19项为上级部署的‘规定动作’,10项为主动作为的‘自选动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邬细宝在会上表示。
据介绍,《南沙实施方案》深入贯彻“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更加注重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营商环境、安全监管等工作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力。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对市场监管领域涉及南沙事项创造条件、优先安排、特事特办,合力推动重大政策、重大事项加快落地。预计2022年内能完成知识产权、质量提升、营商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8项任务。
邬细宝还表示,在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方面,将推动实施市场准入“极简审批”,实行标准化申报、“机器人”智能审批全覆盖,实现“一网通办、一照通行、一码展示”,为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5G智慧导办”精准智库服务。
《南沙实施方案》提出,将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保护高地。据介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于2022年内建成南沙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大厅,为创新主体提供商标注册、专利检索、专利申请、质押登记和港澳知识产权咨询、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发挥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建立南沙分中心,为南沙创新主体提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专利快速预审服务。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全力支持南沙建设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线上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提供涵盖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多类别、全方位、智能化的知识产权检索服务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南沙的重点合作项目和重点产业,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转让、许可、投融资等增值服务,支持南沙增加和提升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资助奖励,推动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来南沙转化运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副处长张业文介绍。
《南沙实施方案》提出,建设质量强区示范。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湾区标准”高质量发展,助力南沙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支持南沙实施应用首批“湾区标准”。据悉,首批公布的70项“湾区标准”,从农产品、粤菜、中医药、智能装备、交通、育儿养老等多方位多领域入手,助推粤港澳三地标准对接。
——支持南沙争取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工作站。推进三地标准互认,共同打造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
——支持南沙争取设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工作站。“我们正积极争取在南沙设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工作站,为南沙乃至全市重点产业培养国际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何祺琪表示。
在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机制方面,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通过全量推送和充分共享全市涉企监管与信用信息数据,深化涉企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应用,为南沙区内各部门、镇街实现协同监管、综合监管和企业精准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
在完善差异化精准监管机制方面,该局将结合南沙区集群注册机制工作,通过“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对市场主体全覆盖差异化精准监管,实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同时,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采用“观察期”内“无事不扰”的触发式监管模式,给予“容错”“试错”空间,为新兴业态提供宽松发展环境。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处长伍大军谈到,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拟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白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建立重点领域“白名单”制度,支持南沙区在更广泛行业领域先行先试,探索进一步拓展“白名单”所涵盖的行业领域范围,促进南沙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朱少勇 秦 丰 吕利娟